編者按】歷史總是有著相似。2005年,上海房價下調,無數的業主開始要求退房。伴隨著房價一路下跌,“退房”,霎時成為樓市的主旋律。當時成功退了房的業主,此時命運卻不盡相同。由此,業內認為,在此輪樓市調整中,只是被“拐點”撞了下腰,甚至搞得不好,很有可能重新出現一輪像2006年至2007年那樣的報復性上漲。因此,全面再回顧上一輪上海房價下跌,退房潮和如今市場的表現,對其他城市,尤其是廣州、深圳的退房潮可能會有借鑒意義。

退房成敗錄

退房不成功

“要是能退房就好了!”

小徐最近很鬱悶。三個月前他在北京東四環某項目買了第一套房。3個月之後,他介紹好朋友也去同樣的樓盤買了一套。令他詫異的是,他好朋友卻享受到了9折的優惠。當小徐以買房人身份向售樓處詢問時被告知“一口價”8.5折。小徐對開發商急於回款而拋盤銷售的行為感到很氣憤,隨後,他不斷要求開發商退房,但是開發商不予理睬。小徐現在腦海裏想的都是:“要是能退房就好了!”

讀者調查

如果能退房,你退嗎? 退 不退

2005年樓市形勢

如今回想起來,2005年對上海樓市來説是耐人尋味的一年。由於在這一輪的中國房地産業高速運作中,于我國經濟發展一向佔有“橋頭堡”地位的上海的樓市發展也是“首當其衝”並“一馬當先”。相對於北京、廣州、深圳等其他一線城市的樓市發展當時還處於“蓄勢待發”狀態...[詳細]

2008年樓市形勢

由於“第二套房”政策的影響,自2007年四季度以來,上海樓市內即便是入春後依然是“寒風陣陣”。但是,也許是吸取了2005年那一輪調整的“教訓”,目前上海樓市內的開發商、有意購房者、投資者等買賣雙方都沒有輕言房價必降,只是保持著相互觀望,甚至3月的樓市統計顯示已有“回暖”跡象...[詳細]

  • 2005年上海退房典型樓盤
  • 退房情景
  • 當時房價情況
  • 目前房價情況
  • 達安春之聲(普陀區水泉路)
  • 2005年7月達安春之聲在打出價格下調15%的口號後,隨即遭遇一期業主的索賠要求。
  • 2005年4月推出一期第一批房源,均價約9900元/平方米;7月曾最高至12000元/平方米;8、9月回落至8600-8900元/平方米。
  • 去年沒有後續房源推出,前期住宅已全部售完。目前達安春之聲在二手市場上的售價約14500元/平方米。
  • 大華水岸藍橋(寶山區真華路)
  • 2005年11月23日,51名業主將一份聯名解約“通牒”遞交開發商,強烈要求退房,並聲明集體停止償還房貸;2005年12月89個受爭議的購房者自發聯合提出集體退房訴訟;2006年9月一審判決購房者勝訴。
  • 2004年9月第一批房源報價7300-7500元/平方米;10月漲至7600-8100元/平方米;11月再漲至8800元/平方米;2005年2月9500-11000元/平方米;4月11500元/平方米;退房風波其實始於5月,恰值水岸藍橋房價從最高峰開始下滑;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房源推出,直至2006年2月一批房源均價落至9000元/平方米。
  • 最近一批房源是2007年11月推出的,均價10000元/平方米。目前大華水岸藍橋在二手市場上的售價約14000元/平方米。
  • 金沙雅苑(普陀區金沙江路)
  • 22005年11月,開發商拿出約3000萬元開始為降價前購房的業主進行現金補償。“補償方案有兩種:一是以現金補償購房總價的20%;二是購房者可以退房,但要按照合同交納5%的違約金。
  • 2004年6月開盤,報價7000-9800元/平方米;2005年4月至10月初,均價升至12000元/平方米;10月後四期價格隨即下調,至整個2006年間,均價都徘徊在9000元/平方米。
  • 2007年4-7月,均價從9800元/平方米一路升至11800元/平方米。目前金沙雅苑在二手市場上的售價約15500元/平方米。
  • 萬科藍山(浦東新區金海路)
  • 2005年9月20多位二期業主以樓盤附近環境污染問題拒絕收房、要求退房,開發商“無視”。
  • 2005年3月開盤,均價13000元/平方米;2005年鬧退房時,降至11000元/平方米;2007年均價升至22000元/平方米。
  • 2008年3月推出最新房源,均價29500元/平方米。

【各方態度】

【從法律角度分析退房可行性

購房者退房條件,綜合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 購房合同無效
  • 套型誤差導致退房
  • 面積誤差導致退房
  • 變更規劃、設計導致退房
  • 品質不合格導致退房

[詳細]

【讀者調查】

您認為在購房合同裏應該加上“退房條款”嗎?

應該 不應該

您認為房屋預售制度應該廢除嗎?

應該 不應該

策劃:鄭蓓   執行:沈材 計勤 鄭蓓 王麗雲   設計:谷峰 甄鵬
關於我們 -- 主管與運營 -- 權責申明 -- 聯繫我們 -- 友情連結 -- 會員註冊
地産中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 010-67184722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