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2005年開始,國務院就不斷出臺各種調控措施,希望過熱的房地産市場回歸理性,但不少地方的土地政策、銀行信貸政策、二手房交易的稅費政策並沒貫徹調控要求,隨後的兩年裏房價這頭瘋牛越衝越高。儘管全國大部分“房奴”還在像蝸牛一樣老老實實地背著自己的“殼”,但很多人近日都敏感地注意到了一個詞——斷供。從央視對深圳樓市的爆料(詳細),到全國各大媒體的追蹤報道,“斷供”轉瞬成為熱詞,並引發人們對中國式次貸危機的聯想。

然而情況確實很嚴重還是故意的危言聳聽?斷供因何而起?讓我們帶大家一起探索真相。

深圳樓市斷供迷局

●深圳樓市出現"斷供"個案,"斷供"論者無法提供證據
●銀行稱斷供並沒有大規模爆發
●專家提醒警惕出現斷供潮流,年底或明年初或達高峰

去年此刻,深圳房價還是領漲全國的帶頭羊,今年此時,深圳房價卻已經成了領跌全國的冠軍。據報道,深圳部分購房者因為不堪房價的大幅下跌,寧可選擇拒絕歸還銀行按揭貸款,有關“斷供”問題的實質和市場影響已經被明顯放大。(詳細

深圳“斷供”真相調查   八成炒房客成負翁

你對斷供有何看法?

1.如果您買的房現在變成負資産,您會考慮斷供嗎?*

不會 根據實際情況  
    

2.您最擔心“斷供”造成哪個後果?*

違約,將涉及到法律責任 首付和已付貸款打了水漂
房子被銀行收回  個人信用出現污點 
     

3.您覺得斷供損失最大的會是哪一方?*

政府 銀行 開發商購房者 
      

4.您認為深圳房價的下降空間還有多大?*

不再下跌 10%-20% 20%-30% 30%以上
      

為什麼會形成斷供現象呢?

分析當前深圳樓市“斷供”原因,最重要的是因為房價下跌而致使購買房屋成為“負資産”,購房者是主動斷供而並非被迫斷供,購房者並非因為自己破産或收入下降而導致無力還款。在這場房屋買賣的賭博中,購房者選擇主動斷供是一種“斷臂自救”的行為,也是房價賭局中願賭服輸的一種體現...[詳細]

什麼樣的購房者會選擇斷供?

什麼樣的購房者會選擇斷供就像股市一樣,一隻票割肉不是説帳戶就會出現虧損。斷供只是止損的必要選擇而已。1、自住者:斷供的可能性較小。2、本地一般投資者:有可能斷供。3、瘋狂的投機者:最有可能斷供。4、外地來的投機者:比較容易斷供。...[詳細]


[深圳樓市四方有“難”]
政府調控
多方壓力逼政府救市
開發商
資金鏈斷裂威脅開發商
深圳斷供官方認可的只有一例(詳細

炒房者誇大逼政府救市(詳細

放大深圳斷供意在逼宮政策(詳細

斷供之時 政府會不會救市?(詳細

開發商自稱影響不大(詳細

專家:開發商資金鏈斷裂 可能性大於買房人斷供(詳細

斷供幕後推手其實就是地産商(詳細

開發商是斷供“幫兇”(詳細

購房者

購房者真的很受傷

銀行
警鐘為銀行而鳴
斷供將承擔違約責任(詳細

半島城邦樓盤50名業主斷供(詳細

斷供將為個人信用打上污點(詳細

買房人應該為斷供自省詳細

"斷供"並未大規模發生(詳細

斷供門是對銀行業集體預警(詳細

銀監會:密切關注房地産市場變化(詳細

商業銀行牟利是房貸斷供的原因之一(詳細


[救市還是不救市?這是個問題]
救市論:放任發展或導致“房災” 不救論:房價越早回歸金融越安全

“我是支援深圳‘救市’的。”深圳房地産界的資深人士尹香武昨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為,深圳樓市現狀很不樂觀,“今年房價再跌個20%都很有可能。”他還表示深圳“救市”是有根據的,一是房地産本來就是個金錢遊戲,也是個金融信號,它對經濟發展會産生深刻影響,放任深圳樓市目前的發展有導致深圳“房災”的危險;二是房地産發展本來就各地情況不同,中央不應以同一政策對不同情況的區域市場進行嚴厲調控,而深圳有1400萬人口,但僅200萬有戶籍,如果深圳樓市像現在這樣缺乏信心、匱乏需求,説不定因人口外流變為“空城”。(詳細

房市持續衰退,該出手拯救

郎鹹平:救市是政府責任

“目前宏觀調控的基調是遏制通脹壓力,但不要給房地産調控隨便定調,現在有些人似乎想挑戰現行調控政策。房地産如何發展的基礎是宏觀經濟形勢,不要把什麼問題都歸結到房地産上,也不要輕易唱衰。”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戰軍昨日向記者表示,“至於深圳,的確是遇到了不同以往的困難,任志強説開發商要死也是銀行先死,而深圳一帶是房地産企業死前中小製造企業先死了,區域經濟衰退促使政府尋求對策,但對策並不一定是要改變調控政策,整個房地産行業也不存在危機。”(詳細

中國房産需要救市嗎? 救了只會埋下更大隱患

斷供不能成救市的理由

[城市共振]
上海樓市
南京
西安
上海:房貸斷供只是個別現象
廣州:未現斷供潮房貸風險可控
南京:斷供只是個別的
有媒體日前報道,深圳因房價大幅下挫導致銀行房貸出現斷供。記者于上海多家商業銀行採訪獲悉,斷供在上海還只是個別現象。但業內人士指出,上半年上海市樓市交易量持續萎縮,如果7、8月份無明顯上升跡象,銀行方面將可能採取相應措施控制房貸風險。(詳細 廣州是否存在“斷供潮”?房價下挫會否引發銀行房貸風險的“海嘯”?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相關人士表示,廣東工行尚未出現因國家宏觀政策調整、房地産市場價格波動等引起的斷供潮。(詳細 深圳一些購房者出現斷供,那麼,南京是否也有這種現象呢?昨天,南京多家銀行向記者表示,南京也有“斷供”的個案現象,但與深圳不同的是,並不是因為房價下滑引起的,主要是業主自身的收入發生了問題。不少南京房産業內人士認為,南京的房價並沒有出現深圳那樣的“貶值性下跌”,所以買房人根本沒有“斷供”的必要。(詳細
關於我們 -- 主管與運營 -- 權責申明 -- 聯繫我們 -- 友情連結 -- 會員註冊
地産中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 010-67184722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