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成敗錄

以理性的名義——讓我們攜手步入地産中國“反省季”

放眼神州,房地産市場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大家不再談什麼“葉落而知秋”的拐點論,而是“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冬將至,是否準備好了過冬的棉襖?市場經濟將再一次以“適者生存”的法則考驗每一個企業。地産中國網倡議發起“以理性的名義——地産中國反省季”,搭建業界交流的優質平臺,廣邀業界資深學者、企業家、專業人士共同掀起一輪房地産理性思辯潮。

[最新專稿]


攀“雪山”過“草地” 最終奔延安

 

 

    企業文化部要求我在當前的形勢下和全體員工交流一下,我也認為非常有必要。我知道,每個建業幹將奮戰在第一線非常辛苦,有的員工每天都工作十個小時以上,這也是我們的一貫作風。在當前行業困難時期,有一些在異地工作的員工,多次捨棄了回家團聚的機會,週末經常搞活動,的確非常辛苦。

 

    我想跟大家談的是我對這個行業的判斷。我們這個行業現在遇到了什麼問題?我們這個行業下一步將出現什麼情況?

 

    我自己是這樣一種想法,首先要看我們這個行業長期的發展前景。中國的城市化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的。當今全世界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美國的資訊産業革命,它給人類進步帶來的影響將會貫穿整個二十一世紀;如果説還有一件事的話,那就是中國的城市化。因為在未來的十五到二十年內,大約五億中國農民要進城。五億農民進城給中國帶來的變化、中國的變化又給世界經濟格局帶來的變化,會是影響世界六十五億人的一件大事。既然説中國的城市化是二十一世紀的一件大事,那麼這個大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而中國的房地産行業,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個新興産業。

 

    中國房地産行業相對於汽車、石油、鋼鐵行業,是個新興行業。所以,在它的成長初期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在過去的很多年,特別是2001年、2002年以後,中央政府為了保證行業能夠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國土資源部如何控制土地“招、拍、挂”,2001年出臺了11號文件;2003年人民銀行為了規範對這個行業的房地産貸款又取消了對行業流動資金的貸款;2004年“八三一”大限開始實施,2005年的“國八條”,2006年的“國六條”,以及從去年開始的緊縮銀根宏觀調控……這一系列政策出臺的目的,就是要讓這個行業不要大起大落,能夠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因為這個行業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房地産業如包括建築業,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已經超出了百分之十,已經成了一個很大的産業。大家也不要認為宏觀調控就是要打、壓房地産業,這是不對的。從城市化的大背景來説,中國的房地産行業還要再發展三十年,是個朝陽産業。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大家不要對我們從事的這個行業喪失信心。

 

    我在去年年初寫了一篇文章《建業人的長征》。如果我們這個企業在城市化這種大背景下要發展二十年、三十年,我們要走的這條路,它的難度、長度絕對不亞於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我是在這樣一種心態下和感受中寫下了這篇文章。紅軍長征翻越了五座雪山,我們還沒有翻過一座。也許我們現在到了翻越第一座“雪山”的時候了。長征中過雪山、草地、臘子口,紅軍犧牲了很多人。我們雖然不需要做這樣的犧牲,可我們的難度絕對不亞於長征的難度。我告誡同志們,我們現在在翻越第一座雪山,我們不但要翻過去,我們還要翻越第二座、第三座……必須要翻過去。我們最終一定要到達“延安”!

 

    在翻越的過程中,肯定要比走平路困難許多。這次行業的低潮,按照業界的估計可能有一到兩年時間。大家不要想著這座“雪山”這片“草地”鼓足一股勁輕易就能過去了,我們需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我特別希望大家要關注我們自身基本的事情是否已經辦好。哪些是我們基本的事情呢?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看看我們的産品做好了沒有,看看我們的服務做得怎麼樣。我希望在這次過“雪山”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崗位,大家都有責任看看我們提供給客戶的産品是不是完美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挑剔我們的産品,你的每一次挑剔和挑剔的成果都是對客戶負責任的表現。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把一個有瑕疵的産品提供給我們的客戶。我們每一個建業人都應該承認,我們提供的産品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們下一步應關注的是,越是在過“雪山”、“草地”的時候,越是要挑剔我們自己的産品是不是做好了。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是要強調這樣的責任感。大家都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向客戶提供有瑕疵的産品。不管你在哪個崗位上,你都有權利監督你的産品。産品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崗位的事情,每一個建業人都有責任挑剔我們的産品。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服務。從剛開始接觸我們的客戶,到客戶住進我們的房子,在這個完整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將服務做到位。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向我們的客戶提供二流的服務。我們做一流的企業,向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就是我們的責任!換句話説:我們必須向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我們的員工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都必須擔負起一個責任--檢驗我們的服務是不是達到了一流。

 

    如果讓我給全體建業人講幾句話,我會一直重復地講下去:産品和服務。所謂的內功一定是圍繞這兩點來進行的,品牌也是建立在這兩點的基礎之上。我想提醒大家,無論任何時候,無論是過“雪山”、過“草地”,還是走平坦的道路,産品和服務永遠是我們生命線!離開了這兩條生命線,不要説過“雪山”、過“草地”,就是走平坦的路,也會落在別人後面,也會喪失掉我們既有的陣地,我們的路也會越走越窄,越走越短。

 

    我相信,我們全體建業人在經受了十六年的磨練、捶打之後,經歷了市場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我們知道我們該做什麼。我相信大家能夠做好,我也願意在這個過程中,到第一線和大家一起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産品和服務上。讓我們為自己的努力再鼓一把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能超越我們的競爭對手,向客戶提供一流的産品、一流的服務。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會迎來更快的發展。

 

    我也希望我們的員工要做到張弛有度。我們天天在為我們的目標努力著、奮鬥著,同時也不要忘了我們的家人,也不要忘記我們的身體也是需要休息的。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才能應對新的機遇和挑戰。

 

 

    (作者係 建業集團董事長 胡葆森)

 

   設計:谷峰 甄鵬
關於我們 -- 主管與運營 -- 權責申明 -- 聯繫我們 -- 友情連結 -- 會員註冊
地産中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 010-67184722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