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中國首頁 | 新房 | 專題 | 優惠打折 | 別墅 | 豪宅 |好房360 |毒眼看房 |專訪 |購房參考 |樓市曬吧|
編者按: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1月8日透露,今年北京市將構建存量房交易市場,目的是為交易者提供資訊平臺和資金託管平臺,形成市場公允的價格。同時為刺激北京市二手房市場消費,解決市民住房難提供基礎。
此言一齣,立刻引發業內激烈討論。雖然目前具體操作細則尚未出臺,但多家北京知名仲介公司負責人一致認為,此政策若付諸實施,必將干擾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正常運轉。
存量房交易市場將建 業內回應強烈
北京仲介行業未現明顯虧損
盤點2008二手房:“收成”差強人意
京房屋仲介今年關門1500店 瘋狂擴張遭終結
  相關調查
1、新平臺能否使二手房價格趨於透明?
不能 説不好
2、作為房主的話 你會將房源挂在網上公示嗎?
不會無所謂
3、如果新平臺構建完成,你會選擇?
新平臺仲介無所謂
   
  觀點面對面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霍學文
“政府出面為交易者提供資訊平臺和資金託管平臺,將有助於形成市場公允的價格。”
“建立存量房交易所,將會集中所有的二手房交易資訊進行統一發佈,便於買賣雙方查閱,同時提供一個交易平臺解決雙方的信任問題。通過該平臺,“能夠形成二手房市場較為公允的價格”。
“目前二手房交易主要由仲介公司在代理交易,交易過程中存在交易資訊不對稱、仲介或代理人的誠信等問題。買家要比較很多仲介的價格,非常麻煩,而且還不能獲得全部資訊。”



北京市建委房屋市場管理處副處長秦劍
“這個事情是發改委報出來的,建委並不知情。”
北京市房地産仲介協會會長陳同順
“這個方案內容對仲介的影響有多大,究竟是官辦還是民辦,何時對外公佈,這些都不清楚。”



我愛我家副總經理胡景暉
“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官方消息。但我個人認為建委和行業協會不會支援這樣一個方案。”
“目前仲介都是吃不飽的狀態,我們並不需要一個官方市場。”
鑫尊置地總經理劉軍
“經紀人對於房産交易是有正面推動作用的,尤其是對於買賣雙方都存在價值,要不然這個收取仲介佣金的行業早就在網路時代來臨時,在地球上消失了。”
“活躍二手房市場很簡單:依靠現有的巨大仲介行業從業人員,政府出臺更有利於二手房交易的政策,就一定會成功!”
  新平臺模式預測

預測説明:
從以上的一般購買二手房流程來看,除去第二步的“實地看房”的步驟之外 ,新平臺極有可能採取兩頭夾擊的策略,從而將二手房交易的所有辦理手續 及程式囊括在內。

  編者手記
“治一經損一經”的事兒 需細斟酌
  已經成熟的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場需要重新建立嗎?這是“北京市今年將構建存量房交易市場”消息出臺後,擺在各方相關人士面前最切實的問題。
  歷經了去年金融危機,不但使08年二手房交易量嚴重縮水,同時不少房屋仲介行業也因此不得不選擇“瘦身”甚至關店。從去年仲介成批退出“資金監管”業務的過程中不難看出這一點,而拿回100萬元的保證金,無疑是企業在市場“寒冬”中存活的火種。而剛剛因營業稅等一系列救市新政得以緩和的仲介企業,卻從09年開年的“存量房交易平臺將建”中明顯感到了“殺氣”。
  流程及費用大幅減少
  那麼,房屋仲介有何擔心?我們不難從買賣雙方的角度進行下簡單的分析,首先,無論從流程、房源、資金以及貸款購房人最為關注的四個方面,有了政府部門的保駕護航,其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毋庸置疑;其次,從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有了資訊和資金託管的保證,購房者的擔心一定會有所減少。同時,由於購房相關手續的集中化辦理,相關的手續費用及流程也會相應大幅減少;第三,從房主的角度來看,委託給仲介公司的最大好處是省心,合同一簽鑰匙一交,基本就等著拿錢了。但如果將房源挂過新平臺的話,則存在誰來帶客戶實地看房的存疑。因此,即便是通過二手房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經紀人的服務仍然不可或缺。
  成熟市場需要打破嗎?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二手房交易市場的建立,購房人有望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不過,存量房交易市場的是否建立,也應從行業的角度予以充分考慮。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房屋仲介已經形成了高度專業化的企業動作模式,房屋仲介不但在代辦了一切相關手續,同時也成為了聯接業主與購房人、銀行以及過戶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另外,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二手房交易活躍的城市,基本也都是以仲介主導的市場化的經營。用仲介的話講,目前的二手房市場已經非常透明和公開了,同時保障交易安全的“資金監管”服務已經執行了一年多的時間。因此,正所謂“治一經損一經”,是否開設新的二手房交易平臺,有關方面進一步地對市場進行調研分析,畢竟大多數房屋仲介並非“山寨”,在房屋仲介市場已經高度成熟和規範化的前提下,打破這一現狀需要足夠的把握和勇氣。                                   文/青河
討論:“存量房交易市場”是否符合市場實際需求
  贊同方:   反對方:
版權所有 地産中國網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010-67180635/4722/8420/7357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專題策劃:張翼|頁面設計:吳爽|製圖:甄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