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3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房地産上市公司總資産規模出現負增長
18日,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3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房地産上市公司總資産規模出現負增長。其中,行業縮表主要源自民營房企縮表,央企資産規模保持穩定,地方國企逆勢擴張。
5月18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聯合發佈了《2023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資本市場物業板塊表現較為疲弱,前10個月一直處於震蕩下行通道之中,11月隨地産政策利好出臺,下跌趨勢被打破,出現一波較為明顯的上漲,隨後至今盤整。在此背景下,物業服務企業市值等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分化,企業也不再追求盲目擴張,轉而更加注重有品質的發展,優秀上市公司把握髮展機遇,結合自身實際,拓寬服務邊界,補齊服務業態,夯實基礎物業服務能力,在行業整體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持續調整發展戰略,順勢而為,備受投資者關注。
中指研究院18日發佈的2023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房地産上市公司總資産規模出現負增長。
中指研究院20日發佈的2022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總資産規模增速創新低,“增收不增利”態勢顯著。
2021年5月21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中指研究院主辦,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中指控股(CIH)承辦的“2021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第十九屆産城融合投融資大會”隆重召開。
2017年,在資本市場“監管升級,脫虛向實”的主旋律下,房地産上市公司整體融資環境趨緊,但成交規模再創新高,分化加劇。
自去年樓市“去杠桿”以來,房企杠桿率和居民杠桿率均開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加速推進金融去杠桿的大環境下,房地産市場或繼續迎來調整。與此同時,應關注地産行業的債務壓力。
隨著利潤空間不斷受到擠壓,不少上市房地産企業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方式以及戰略方向。但業內人士表示,房企戰略轉型也需根據自身特點推進,不可盲目跟風。
研究組預測,2016年,各類寬鬆政策利好的密集推行將營造出房地産市場良好的發展環境,但行業分化格局在繼續加深,行業整體仍面臨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戰,上市房企在規模增長的同時需要注重企業經營能力的培育,實現經營實效的提升。
隨著房地産進入“白銀時代”,房企們也告別了閉著眼拿地就能賺錢的時代。
隨著房地産進入“白銀時代”,房企們也告別了閉著眼拿地就能賺錢的時代。
報告顯示,2014年房地産上市公司的業績規模再創新高,滬深、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産公司營業收入均值分別為65.48億元、226.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62%、16.39%,增速較2013年均有所回落。
2014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日前在北京市發佈,報告稱進入2014年,主要城市房地産市場表現較為平淡,部分房地産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低於預期。但基於上一年的良好銷售表現,房地産上市公司的業績鎖定性較高,結算利潤率也將在今年有一定程度改善。
據中原地産統計數據,京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前5個月土地出讓金高達1411.8億元,同比上漲350%,已經接近2012年這4個一線城市的總土地出讓金1962億元。
據中原地産統計數據,京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前5個月土地出讓金高達1411.8億元,同比上漲350%,已經接近2012年這4個一線城市的總土地出讓金1962億元。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