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2年是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的一年。在疫情衝擊及居民預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購房需求延遲釋放;同時,房企信用危機頻頻爆發,購房者觀望情緒漸濃,銷售端表現乏力。不過,從2022年年初開始各地支援房地産的利好政策輪番出臺,漸進式寬鬆持續上演。中央層面則重申“房地産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地位,並出臺多項政策工具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
13日,國新辦就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舉行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12月份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全國平均為4.26%,和去年12月同比下降1.37個百分點,這是2008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準。
12月份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全國平均為4.26%,和去年12月同比下降1.37個百分點,這是2008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準。
2022年,房地産政策進入寬鬆週期,在“房住不炒”總基調指導下,監管部門多次出臺利好政策,從支援需求端到支援企業端,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為地方因城施策釋放空間。
2022年,房地産政策進入寬鬆週期,在“房住不炒”總基調指導下,監管部門多次出臺利好政策,從支援需求端到支援企業端,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為地方因城施策釋放空間。
2022年,房地産政策進入寬鬆週期,在“房住不炒”總基調指導下,監管部門多次出臺利好政策,從支援需求端到支援企業端,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為地方因城施策釋放空間。
12月21日,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並明確要因城施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11月30日,從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獲悉,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和天津市金融機構以金融服務提能提速提效,對標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協同推進京津冀金融一體化。制定實施“京津冀産業鏈金融支援計劃”,設置125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專項支援京津冀産業鏈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
28日,交通銀行舉行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説明會,就投資者關注的房地産貸款、息差收窄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在剛剛過去的三報季,中交地産因其獨特的經營業績,在一眾地産央企中備受矚目。
11月以來,政策對房企融資的力度明顯加大,從“第二支箭”、“金融16條”再到預售資金監管優化,均能看出政府對於加大房企融資投放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
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了解到,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快在廣東落地,有力支援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數月以來,廣東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項目(下稱“基金項目”)資金投放,加大重點項目融資對接力度,實現基金項目資金全部投放、金額居全國首位。
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今年1-10月房地産相關數據,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商品房銷售額108832億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2%。
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3%,與1月至9月基本持平;1月至10月,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1%,降幅比1月至9月收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五個月收窄。
允許商業銀行與優質房地産企業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
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今年1-10月房地産相關數據,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商品房銷售額108832億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2%。
中國房地産市場下行態勢仍在持續,不過一些積極變化出現。
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3%,與1月至9月基本持平;1月至10月,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1%,降幅比1月至9月收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五個月收窄。
在多家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出臺16條支援房地産平穩健康發展的文件、並引發地産股股價大幅跳漲後,14日股市收盤後,中國銀保監會等三部門發佈了《關於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允許商業銀行與優質房地産企業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
龍光集團公司董事會認為呈請並不代表其他持份者的利益,並可能損害公司的價值及其他持份者的利益,因此公司將尋求法律措施以堅決反對呈請,並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障公司的合法權利。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