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3月31日,億達中國發佈2022年業績報告。
雄安新區容西片區道路上,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多功能資訊桿柱上的高清攝像頭。此間道路上,這種集路牌、信號燈、高清攝像頭、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環境感知設備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資訊桿柱,在容西片區隨處可見。
遺文化展示方式……近年來,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棗莊市臺兒莊區聚力實施運河文旅融合戰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激發傳統文化傳播的內生動力。
3月21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豐富的數據記錄了過去一年首都各項事業取得的新進展。統計公報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9萬元,保持各省區市領先水準。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161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7%。
北京3月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下稱副中心)今年將繼續保持千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規模,安排477個重大工程支撐項目,涉及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産業三大領域,社會資本將以更深層次、更多途徑、更新模式,參與到建設中來。
各地持續在解決民生難題、創造高品質生活上下更大力氣,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
今年,門頭溝區將至少新建70座5G基站。目前,站址確認工作已完成,預計3月中旬開工建設。今年底,門頭溝5G基站總數將接近600座。
入夜的上海,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陸家嘴現代化摩天高樓隔江輝映、美輪美奐,光影勾勒的浦江兩岸成為上海的重要“名片”。
吳博峰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部長通道”上就促進房地産市場企穩回升和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5年,全國改造了16.7萬個老舊小區,惠及2900多萬戶8000多萬居民。今年計劃再開工改造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讓2000萬以上居民獲益。”要推進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讓5G、物聯網等現代資訊技術,進家庭、進樓宇、進社區,共同建設數字家庭、智慧城市,讓城市更“聰明”。
2月2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貴州民宿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貴州民宿産業意見》),明確進一步推動貴州民宿産業高品質發展。
2月28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28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過去3年,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和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旅遊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當前,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出境遊也按下了重啟鍵,旅遊業能否從此走出陰霾,迎來春天?在新形勢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如何?又該如何實現振興和繁榮?
虛擬現實技術讓遊客“觸摸”到山西平遙古城歷史、高科技光影技術讓千年名樓黃鶴樓“活”起來,“數字技術+燈彩藝術”讓上海豫園燈會成為充滿奇花異草的美學奇境……數字技術在旅遊業中不斷應用,新穎的數字旅遊體驗項目接連出現,文化和自然遺産以更加多元、立體、鮮活的形式呈現在遊客面前。專家認為,促進數字經濟和旅遊業深度融合,促進旅遊業數字化轉型,將為加快旅遊産業化發展提供更多空間。
23日從寧夏銀川市官方獲悉,在工信部日前公佈的2022年國家資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中,銀川同青島、瀋陽等6個城市共同入選,銀川是西部地區唯一入選城市,成為西北地區首個資訊消費示範城市。
開車穿行在城市中,各類交通資訊實時傳遞給駕駛員;社會保障、醫療健康、安全繳費、電子證明等民生事項“一站式辦理”;坐在辦公室,樓宇自控系統實時調節室內溫度、照明……近年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斐然,隨著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建設進入嶄新階段。
“大公園裏的小鄰里”,4萬平方米中央公園、多元文化交融的配套服務設施、全智慧綠色生態社區場景……記者近日探訪獲悉,北京經開區規劃建設北京首個百萬平方米規模的國際人才社區,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將率先提供304套專家公寓,預計2025年完工。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滿足國際人才歸屬感和居住需求的高品質複合型社區,推進經開區職住平衡、人才聚集。一期率先建設304套專家公寓。
提起老城廂,天津衛的男女老少都不會陌生,作為天津老城文化的發源地,這裡蘊藏著濃郁的民俗民風和文化藝術精華。
北京2月1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日前為全國第二批千兆城市授牌,目前我國共建成110個千兆城市,約佔所有地級市的1/3。其中,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建成千兆城市41個、29個、40個。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