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國家統計局正式發佈《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全國生産總值首次超過120萬億元。與此同時,全國各省份(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部分地級市的經濟數據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相關數據發現,去年全國南北經濟比重呈現“北升南降”、差距窄幅收縮,“萬億之城”GDP佔全國經濟比重近四成。
2023年的“五一”旅遊熱,比以往年份來得更早一些。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力爭2023年全省新增社會融資規模4萬億元,本外幣存款、本外幣貸款、證券交易額和保費增速分別高於10%、12%、15%和6%,帶動金融業增加值增長8%。
3月1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五場,邀請財政部部長劉昆等介紹“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有關情況。
重點任務中涉及落實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各項金融政策,推動房地産與金融形成良性迴圈。
北京2月22日,京津冀協同發展9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8倍,區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高品質發展蹄疾步穩。
昨天(20日),北京市統計局發佈報告顯示,2014年以來,京津冀三地緊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各階段重點任務推動工作,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2022年,京津冀地區生産總值合計10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萬億元量級,均為4.2萬億元,分別是2013年的2倍和1.7倍;天津1.6萬億元,是2013年的1.6倍。
房地産市場的整體回暖雖尚待時日,但伴隨著利好政策的全面釋放,房企融資端已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房地産市場的整體回暖雖尚待時日,但伴隨著利好政策的全面釋放,房企融資端已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2022—2023年中國經濟年會。會上,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我國財稅政策能出盡出,留抵退稅早退快退,專項債券早發快用,各項政策措施落實高效平穩有序。今年我國稅費支援政策整體呈現出力度空前、發力精準、綜合施策三大特點。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整體來看,2022年11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其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略擴,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幅收窄或與上月相同。同比來看,一線城市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降勢趨緩。
北京12月14日,11月以來,中國支援房地産融資“三箭齊發”。其中,據機構統計,被稱為“第一支箭”的信貸融資為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已達到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2022年12月14日,第十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順利舉行。中國責任投資論壇自2012年由商道融綠髮起,至今已走過整整十年的精彩歷程。
住戶存款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戶部門支配的存款。住戶存款在區域分佈上有何特點?近日,各地統計部門陸續公佈各城市2021年末住戶存款餘額。數據顯示,中國已有14個城市住戶存款餘額超1萬億元。
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最新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市場主體的有效融資需求能夠及時滿足。
11月16日,深圳舉行“20+8”産業2000萬平方米“工業上樓”廠房空間簽約儀式。深圳將按照每年建設不少於2000萬平方米、連續實施5年的進度,向社會提供“工業上樓”的高品質低成本産業空間,為製造業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間保障,把製造業的根基扎得更牢、更穩,持續增強工業發展後勁。類比深圳蛇口工業區(佔地面積10.85平方公里)來看,深圳1年所提供的“工業上樓”産業空間,相當於兩個蛇口工業區。
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房地産市場的一項重要任務。
7月11日,高力國際發佈北京第二季度辦公樓報告。
今年,北京將堅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産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同時,將研究適應多子女家庭的公租房政策,調整建設標準和配租辦法。
今年房地産市場可謂一波三折,由於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發展狀況良好,上半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銷售良好態勢,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為9.29萬億元和8.8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8.9%和27.7%,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31.4%和17%,兩年平均增長14.7%和8.1%。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