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蘇州近日發佈情況説明指出,近期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城鄉(含開發區)分類代碼進行了更新,蘇州城區的統計口徑包括蘇州工業園區,其下轄社區的城鄉代碼由鎮中心區(121)改為主城區(111)。婁葑街道、勝浦街道、唯亭街道、斜塘街道、金雞湖街道下轄各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都已改成了:111。此調整並非是區劃調整,只是統計口徑的調整。
中國特大城市迎來擴容。
邁入寬敞、明亮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很難想像這座毗鄰北京市西二環的現代化大廈,曾是聚集了近3000家商鋪的服裝市場。
7月6日,從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國土空間背景下的廣州與周邊城市交通互聯互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編制完成,廣州與周邊城市將有210條通道規劃(軌道59條、道路151條),與灣區城市中心1小時通達,構建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同城化軌道網路,推動與周邊城市形成公鐵多層級、方向多路徑、網路互聯通、中心直達快的互聯互通交通網路。
北京11月 8日,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國鐵集團、北京市政府近日聯合批復了北京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整體提升工程(北京西至良鄉段)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預計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建成後將進一步釋放城市副中心線運能,實現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
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9月份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就合理確定都市圈空間範圍、穩定經濟形勢、助企紓困、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等熱點話題回應了民生關切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9月19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推動超大特大城市和有條件的大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縮小中小城市與超大特大城市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有利於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於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構建高品質發展的動力系統,對穩住經濟大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軌道交通上的都市生活”,北京將堅持軌道交通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並重。今天上午,記者從市交通委、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獲悉,北京正在按照付費區換乘要求,在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交會處增建換乘站,方便京郊居民快速進城,減少通勤時間。
1600公里的軌道交通,“畫”出京津冀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90%的土地上,平均走500米就能遇到公園綠地;千兆寬頻介面佔一半,讓千年古城愈發“聰明”……
近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重慶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出爐。
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對於推動我國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星城原麓坐擁繁華商業,刷新璧山商圈生活新坐標
城軌快線15號二期已開工建設,華宇兩江禦臨府墅感洋房瓏月臺首亮相!
今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一次全體會議在江蘇徐州舉行,會議主題為“長三角城市合作:服務發展新格局,攜手邁上新征程”。同日還將舉辦長三角民營經濟跨區域産業協同發展論壇、長三角中心城區高品質發展論壇、徐州都市圈産業協同發展論壇三個專場活動。
城市有機更新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而且是激活老城區活力的經濟工程,更是助推城市高品質發展的發展工程。新時代城市更新更重要的內涵與使命是城市的環境更新、産業更新及人的更新,這是新時代賦予城市更新的新定位、新要求。
日前召開的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加快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水準,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統籌各類基礎設施建設。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依託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時通勤圈協同發展水準,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都市圈,提升區域發展競爭力,已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要任務。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依託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時通勤圈協同發展水準,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都市圈,提升區域發展競爭力,已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要任務。
綠地重慶世界中心享國策紅利,據守區位優勢,優渥資源不可複製,蘊藏巨大潛力;把握髮展時機,掘金時代,未來可期。
伴隨著禮嘉嘉陵江大橋、蔡家嘉陵江大橋、水土嘉陵江大橋(水土新城大橋)和土主隧道同時完工,中心城區多個片區將提升互聯互通能力。而這也是重慶城市道路建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重慶城市路網結構體系日益完善,5橫6縱1環3聯絡”快速路網結構基本形成,城市道路建設跑出“重慶速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