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敦厚似府,爾雅是學”,千卷萬里行而不輟,追光不止,以國賢成就國賢,讓府邸回歸東方。北京中建國賢府應時代浪潮而生,呼應過去,也呈鑒未來。
從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獲悉,8月30日,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運營。科技園已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吸引20家優質企業意向入駐,包括新華三、360、中科星圖等龍頭企業以及眼神科技、國電高科、東方雨虹等創新型企業。未來,科技園將重點圍繞空天資訊、智慧網聯、信創、人工智慧等細分領域,集聚創新型企業入駐。
北京6月29日北京市西城區持續加大對金融科技機構的支援力度,29日,該區聯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等部門發佈“金科十條”2.0版本,設立了實繳註冊金補助、連續三年的房租補貼、上市資金支援等政策。在上述政策下,西城區將為入駐的金融科技機構提供最高5000萬的開辦補貼。
北京6月29日,北京市西城區持續加大對金融科技機構的支援力度,29日,該區聯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等部門發佈“金科十條”2.0版本,設立了實繳註冊金補助、連續三年的房租補貼、上市資金支援等政策。在上述政策下,西城區將為入駐的金融科技機構提供最高5000萬的開辦補貼。
6月6日,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京西地區轉型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已印發,明確了2023年京西地區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重大支撐項目以及保障措施。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年預計籌辦舉辦重要活動47個,舉辦地點主要集中在首鋼園,區域活力將持續激發。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作為北京中關村在京外的首個重資産投資項目,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並於2017年年初在寶坻破土動工。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昌平分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昌平分局緊抓“能力提升年”主題活動契機,堅持規劃引領,結合分區規劃、“十四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狠抓土地要素保障,高效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梯次釋放優質産業空間,計劃完成2000畝以上産業用地供地任務,加快推動重點産業項目落地,承載高精尖産業發展。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之年,天津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目標導向,聚焦事關天津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十項行動。天津市結合實際出臺九方面33條政策措施,推動全市經濟運作一季度良好開局全年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近日,天津經開區推出《天津經開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攻堅行動》,將啟動六大行動,全力以赴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拔節生長。從空中俯瞰雄安新區啟動區,北京支援雄安建設的“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赫然矗立。它們是雄安新區啟動區第一批建設的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項目。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緊密協同聯動,紮實有效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向更高水準。
2日從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剛剛過去的2022年,海澱區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0206.9億元,同比增長3.5%。海澱區由此成為北京市首個GDP突破萬億元的區。
日前,天津市首個成規模M0新型産業用地項目——天津濱海—中關村北塘灣數字經濟産業園正式啟動。該項目是落實天津高品質發展“十項行動”,持續提升産業能級、先行先試、打造人産城融合園區的重大舉措。
近日,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園區內新零售一站式體驗中心投入試運營。
近日,作為服務園區企業和居民的重點配套項目,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零售一站式體驗中心正在加緊施工,即將於2023年農曆春節前投入試運營。
1月8日,天津市首個成規模M0新型産業用地項目——濱海—中關村北塘灣數字經濟産業園正式啟動。
8月17日,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掛牌1宗B23研發設計用地。
作為承擔京津冀協同創新國家戰略的排頭兵,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始終與北京中關村保持同頻共振、相向而行,進一步推動企業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全面優化頂層設計、構建特色創新生態,切實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園區核心競爭力。
記者從天津經開區召開的促進天津市耀華中學濱城學校建設發展專題會上獲悉,實施“雙城”戰略以來第一所以“濱城”命名的學校,將打造成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標桿性學校,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