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3月16日下午,長江基建集團發佈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長江基建集團發展穩健,營收、溢利穩步增長,各地營運業務表現理想。
李嘉誠代表的其實是一種資産“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對貨幣變化、資産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跑跑跑”甚至可以説是李嘉誠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
李嘉誠代表的其實是一種資産“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對貨幣變化、資産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跑跑跑”甚至可以説是李嘉誠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
李嘉誠代表的其實是一種資産“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對貨幣變化、資産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跑跑跑”甚至可以説是李嘉誠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
即便李嘉誠頻頻斥資回購長實地産股票,但其屢次出售在香港和內地業務並加大力度購買歐洲業務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即便李嘉誠頻頻斥資回購長實地産股票,但其屢次出售在香港和內地業務並加大力度購買歐洲業務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幾乎是在繼續加倉歐洲的同時,李嘉誠再一次出售了其在香港的業務。這一回,李嘉誠要賣掉的是其在香港的固網業務--和記環球電訊(即HGC)。
李嘉誠動用了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長實地産、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收購澳大利亞電力分銷商和管道運營商Duet集團,以求開拓澳大利亞的基建、能源業務。
2016年10月26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下稱“長地”,01113.HK)宣佈以200億元人民幣拋售上海世紀匯廣場。這是李嘉誠至今在內地單筆出售金額最大的一個商業項目。最近幾年,他一改常態,不斷拋售內地物業,這引發了各種猜測和關注。
市場預計,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合併後的新公司市值又將是一個超2000億港元的巨無霸。
11月13日,電能實業對於以上兩份報告做出了回應,表示:“ISS之報告認同合併方案對電能及長建具備策略上的好處,並能為兩家公司的股東帶來多項裨益。”
儘管依然身處巨大的輿論漩渦之中,“亞洲首富”李嘉誠繼續保持著“堅定的決心”。
自從2011年來,李嘉誠拋售中國內地物業,轉投歐洲這一舉動從未停止。儘管,李嘉誠多次解釋稱:“並不是看空內地經濟,只是因為歐洲經濟由谷底回升,此時投資效益更大”,但特殊的身份仍舊讓他的每一次撤資舉動都飽受關注和質疑。
就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 (「長江基建」) 與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電能實業」) 宣佈建議合併,有媒體以「遷冊」報導有關消息,本公司謹此澄清如下。
繼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世紀大重組”之後,香港首富李嘉誠又有大手筆商業行動—長江基建吞併電能實業。若此次交易成功完成,則意味著龐大的李氏長和係企業註冊地將全部遷離中國。
隨著電能實業這個香港本土註冊公司的消失,87歲的李嘉誠通過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大規模資産騰挪,最終完成了公司註冊地的全部外遷。
就在香港首富李嘉誠深陷“撤資門”之際,其在內地的投資路線及時浮出水面。記者昨日獲悉,由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青洲英坭全資控股的雲浮旗艦水泥廠正式投産,這筆投資總額為13億港元,未來還有望爭取到6億港元的二次投資。
長和係進一步擴大集團內地投資組合的規模。由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青洲英坭全資擁有的雲浮旗艦水泥廠已全面投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