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4月20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進入第三日,當天共成交4宗地塊,其中3宗位於青浦區、1宗位於奉賢區,成交總價143.074億元。
4月18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結果出爐,其中備受矚目的江橋鎮JDPO-0402單元42-07、43-02地塊被龍湖&建華聯合體以底價24.8億元拍下,該地塊為商住用地,佔地面積82畝,總建築面積約11.7萬平方米,周邊交通生活設施配套成熟,地塊條件較為優越。
北京4月4日,合肥集中供地搖號結果出爐,至此,合肥首批集中供地收官,總成交金額67.87億,總出讓面積27.2萬平方米,總成交規劃建面53萬平方米。
房地産交易熱度持續復蘇,“小陽春”的勢頭在3月得到延續。
合肥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今日出讓。合肥本次共出讓13宗地塊,出讓面積830.68畝。最終,13宗地塊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88.49億元,濱湖、蜀山、瑤海等5宗地塊進入競品質環節。
供應端穩健輸出,土拍溢價率創新高
北京2月23日,繼2月16日蘇州首批集中供地首日成交6宗宅地後,2月23日,蘇州首批集中供地“收官戰”開拍,今日共出讓5宗地塊,最終2宗觸頂、1宗溢價、2宗底價,總成交金額56.12億元。
2月21日,杭州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正式開始,本輪供地共推出13宗涉宅地塊,起始總價166.73億元,總出讓面積54.36萬平方米。
2月21日,杭州首批供地收官,總成交金額182.23億元。當天上午,13宗出讓地塊成交5宗,其餘8宗地塊進入觸頂搖號環節,共吸引了160家單位參與其中。
12月9日,上海第四批集中供地收官,6宗地塊全部成交,成交總額為126.7824億元,出讓總面積為32.71萬平方米,平均溢價率3.69%。
12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發佈了本年度第六批“兩集中”出讓公告,共推出各類用地17宗,土地總面積約136.83萬平方米,總建築規模約270.67萬平方米,起始價總額約234.65億元,項目將於12月27至30日集中拍賣。
11月10日,南京第四批集中出讓的4幅土地全部底價成交,總成交額66億元。綜合南京已完成的四批次涉宅用地集中出讓,今年以來南京共成交91幅宅地,總成交金額1259.35億元。
11月10日,上海發佈第四批集中供地公告,現場交易會將於12月9日開始舉行,涉及靜安區、寶山區、嘉定區、青浦區、臨港5個地區,出讓總面積為32.71萬平方米,起始總價122.27億元。
10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2022年10月擬招拍挂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預公告。公告顯示,全市10月份擬招拍挂出讓地塊48宗,總面積2317畝,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9宗,面積約1014畝;新型産業用地(M0)1宗,面積約25畝;商服用地16宗,面積約588畝;城鎮住宅類(含商住用地)4宗,面積約439畝;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教育用地、科研用地等)及其他用地8宗,面積約251畝。
10月14日,從江蘇省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近日該局發佈了《南通市區存量住宅用地資訊匯總表(截至2022年9月30日)》,南通市存量用地總面積為729.46公頃。其中,未動工土地面積266.63公頃,已動工未竣工土地面積462.83公頃,其中未銷售房屋土地面積為235.57公頃。
城市在高品質發展的同時也對建築提出了新要求。對於住宅而言,綠色宜居、低碳節能、高舒適度必將成為未來趨勢。如今,在土地供應“兩集中”(即集中發佈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的模式下,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土地出讓之初就提出了“競品質”或“高標準”的要求,從源頭嚴格把關住房品質,引導開發商主動提升住宅品質,讓人們住上真正的高品質建築。
9月8日,由《中國經營報》社和中國金茂-北京西山金茂府項目共同舉辦的“區域共聚向新 雙軌勢向河西——豐臺河西區域發展論壇”,在西山金茂府順利舉行。
近日,多地將“現房銷售”寫入土地出讓文件中。
8月27日,湖北省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2022年度第三批次住宅用地“兩集中”出讓公告。此次,共推出地塊43宗,土地總面積約203.49萬平方米,總建築規模約504.55萬平方米,起始價總額約371.61億元。其中,涉宅用地31宗,土地面積169.2萬平方米,起始總價約354.28億元。
8月16日,淅江省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關於公佈2022年杭州市區第三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的公告》,第三批集中供地共推出19宗地塊,出讓面積1568畝,起始總價409.6億元,並將於9月15日集中出讓。從地塊分佈區域看,19宗地塊中,5宗位於上城區;4宗位於拱墅區;3宗位於西湖區;3宗位於臨平區;濱江區1宗;錢塘區2宗;余杭區1宗。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