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今年以來,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居民消費價格低位運作,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引發了一些社會輿論對中國經濟恢復和發展前景的擔憂,國外唱衰中國的種種論調沉渣泛起。看待中國經濟形勢,應結合發展階段變化,全面地看、辯證地看,既要看“形”也要看“勢”,既要看“量”更要看“質”,既要“縱看”還要“橫看”。綜合不同維度分析判斷,當前儘管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新的困難挑戰,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變,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基本面沒有變,高品質發展長期向好的大勢不可逆轉。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截至8月末,我國本外幣貸款餘額237.23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人民幣貸款餘額232.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宣佈降準0.25個百分點,這是年內第二次降準,預計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5000億元。專家表示,此次降準有助於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央行上海總部13日發佈2023年8月份上海貨幣信貸運作情況。8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0.31萬億元,同比增長8.9%;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8.86萬億元,同比增長5.5%。
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6.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1.6個百分點。
記者近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日前聯合召開電視會議指出,要注重保持好貸款平穩增長的節奏,適當引導平緩信貸波動,增強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定性。
北京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近日聯合召開電視會議,研究落實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提出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
2023年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電視會議,學習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研究落實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
2023年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電視會議,學習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研究落實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
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人民銀行發佈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效能,不斷推動經濟運作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8月15日,央行開展4010億元一年期MLF操作,此次中標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年內第二次降息,且下調幅度高於6月(下調10個基點),意味著穩經濟宏觀政策力度在加大。
8月11日電 央行發佈2023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2023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5.77萬億元,同比增長8.9%。
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2023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5.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前七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08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
北京8月11日,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初步統計,2023年前七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億元。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億元。
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5.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1.3個百分點。
北京7月28日消息 7月28日,人民銀行發佈2023年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人民銀行統計,2023年二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30.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6萬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昨天召開銀行業保險業2023年上半年數據發佈會。會上披露,上半年信貸投放增長較快,人民幣貸款新增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上半年新增的15.73萬億元人民幣貸款投向明晰。
7月28日,央行發佈2023年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