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東莞市發佈第2號林長令,提出全面落實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全力推動森林資源增量提質。今年綠美東莞生態建設各項工作進展如何備受關注。14日,記者從東莞市林業局獲悉,目前,東莞全市各領域已梳理確定了25項綠美東莞生態建設工作任務,涉及交通、農業、城管、水務、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等多部門,囊括全市各類綠美生態建設項目120個,累計投資約62.3億元。
2023年9月14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承辦的“2023中國房地産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第二十屆中國房地産品牌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
內河航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能大、成本低、污染小等比較優勢。9月8日,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補齊內河航運短板,提升港口服務能級,打造通江達海航運大通道。
8月29日,濟高控股集團主辦的“和合共生 繁華予城”園區商業高品質發展招商大會在濟南君瑞酒店成功舉辦。
生物製造産業園建設緊鑼密鼓、生命健康産業項目紛紛落地、康養機構次第入駐……近年來,河北省秦皇島市錨定國家級北戴河生命健康産業創新示範區建設,著力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産業,全力打造中國康養名城。
2023年8月1-4日,由億翰智庫主辦、全聯房地産商會指導的“2023中國産業資源戰略峰會”在上海盛大召開
汕尾7月23日,由廣東省交通集團管理,中鐵四局承建的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長沙灣跨海特大橋左幅主墩23日全部建成完工,標誌著該大橋左幅主跨進入上部連續剛構實質性施工階段。
2023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18日在上海發佈,這是華頓經濟研究院連續第九年編制發佈中國百強城市榜單。榜單顯示,北京、上海繼續穩坐前兩位,大幅領先第三位深圳,合肥連續五年排名上升。
曾服務北京冬奧會的北京軌道交通11號線列車,生産于河北保定的河北京車智慧製造基地。如今,軌道交通列車正在成為“北京設計+保定製造”産業發展模式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裝備新名片。
6月20日,北京市昌平區將以“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遵循,主動融入首都金融發展新格局,爭創科創金融示範區。到2025年,昌平區力爭實現聚集科創金融機構100家、上市掛牌企業100家兩個目標。
今天(16日),滬深交易所首批四單基礎設施公募REITs擴募項目上市,標誌著公募REITs擴募機制全面落地。
6月6日,第八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杭州市余杭區舉行,現場8個創業項目團隊開展激烈角逐,最終南京工業大學的“純之源——原油脫鹽脫水行業破局者”項目和浙江大學的“智慧控糖微針貼片”項目斬獲大賽特等獎。根據大賽優惠政策,上述兩個項目于一年內在杭州落地轉化的可申請100萬元資助。
從山西太原出發,乘坐高鐵南行一小時三十分左右便到達山西東南部、晉豫交界處的晉城市,一眼望去滿城皆綠,給人一種閒適恬淡之感。
5月24日,江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青海省海南州綠色産業發展園區結對共建簽約暨捐贈儀式在青海省海南州雲藏會議中心舉行。
夏木新蔭,萬物始茂。華北平原上,經過6年規劃建設的雄安新區正綻放出勃勃生機,一座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雛形初步顯現。在關鍵時間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把舵定向:“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氣躁,也不能等靠要,要踏實努力,久久為功。”既保持千年大計的定力,又要有只爭朝夕的幹勁,彰顯了新時代大國之風範。
5月8日,河南省迎來第八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600多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産,全省上下掀起了新一輪“拼經濟”熱潮。
7日從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近日,甘肅省印發《關於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打造絲綢之路國際旅遊樞紐,力爭把該省建設成為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
近期,淄博燒烤火了起來,對此網上有各種聲音,借此引發了不少有關産業轉型、營商環境、城市運營等探討。
一季度全省共接待遊客1.17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00多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8.3%和121.3%,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8.6%和91.5%水準
3月29日上午9時許,經過48小時的持續奮戰,由中建五局山東公司承建的濟南西客站C地塊二期萬融雲城項目,首次大體積筏板混凝土澆築工作順利完成,標誌著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正式進入快速施工階段。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