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披露,北京將完善“七站兩場一樞紐”之間以及與周邊重要功能區之間的直連直通。
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資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務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為區域協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1日下午,中共天津市委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天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加強與京冀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持續完善合作機制,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21萬平方公里的京畿大地上,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
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考察,並主持召開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這是10日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品質建設、高水準管理、高品質疏解發展並舉。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穩紮穩打,善作善成,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之年,天津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目標導向,聚焦事關天津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十項行動。天津市結合實際出臺九方面33條政策措施,推動全市經濟運作一季度良好開局全年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3月26日,在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技術人員張奇和同事們正在對一台15米長的橋梁智慧檢查車進行模擬試驗。不久後,這臺檢查車將被安裝到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上,為橋梁提供“健康體檢”。“近年來,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公司已成為國內工程橡膠行業的領軍企業。”張奇興奮地説。
2月18日,邯鄲·中關村資訊谷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市中關村軟體園舉辦。當日,12家京津高科技企業簽約入駐邯鄲·中關村資訊谷創新中心。
1月8日,天津市首個成規模M0新型産業用地項目——濱海—中關村北塘灣數字經濟産業園正式啟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近日召開的廊坊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緊緊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擼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全力推動廊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貢獻廊坊力量。
疫情影響與行業下行交織,樓市行情難言樂觀。房地産市場整體成交不及去年同期水準,且庫存攀升。
在《公僕走進直播間》“向群眾彙報——2022區長訪談”中,寧河區區長惠冰詳細解讀,回應群眾關切。
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發《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這是繼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後,國家層面批復的第三個都市圈規劃,也是中西部唯一一個。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浪潮下,成都都市圈所包含的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發展進程按下“快進鍵”,交出了2021年半年“成績單”
加強科技創新中心戰略設計
去年底,科技部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打造沿江創新發展帶。”在這方面,安徽高度重視沿江創新帶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努力為推進皖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科技部日前正式發佈關於支援南京市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函,同意《南京市加快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支援南京市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
鄂湘贛三省科技部門23日在武漢簽署協議,將合力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創新共同體。
五大重點,如何部署?怎樣突破?
南京,承南接北、連西接東,處於長三角走向長江經濟帶的咽喉位置,是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規劃獲國家發改委函覆同意,成為首個由國家層面批准的都市圈規劃,引發外界強烈關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南京舉足輕重。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