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消息,近日,住建部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各地城市綜合交通體系進一步健全,設施網路佈局更加完善,運作效率、整體效益和集約化、智慧化、綠色化水準明顯提升;到2035年,各地基本建成人民滿意、功能完備、運作高效、智慧綠色、安全韌性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11月13日,河南省商丘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措施共計二十三條。
今天,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今年內,北京計劃完成18座市屬天橋綜合治理工程,目前2座天橋治理工程已完工。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城養中心)將通過規範通行秩序、適老化服務改造、天橋外觀提升等一系列措施開展專項治理,提高人行天橋服務品質。
亞殘奧委員會與杭州亞殘組委聯合新聞發佈會22日在杭州亞殘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杭州亞殘運會主新聞發言人陳衛強表示,杭州已完成14萬個城市無障礙項目改造提升。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為總結提煉新冠疫情防控做法,推廣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補齊公共衛生環境和城鄉環境衛生設施短板,提升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營造乾淨、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從源頭上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印發《關於補齊公共衛生環境設施短板 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要求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北京8月10日消息 據深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消息,為提升深圳市住宅品質,進一步規範建築設計,深圳市住建局結合群眾關注度高且存在設計提升空間的建築設計問題,組織編制了《深圳市住宅設計品質提升指引(第1版)》(以下簡稱《提升指引》)。《提升指引》總結了26條提升建議,作為新建住宅設計品質提升的主要舉措,將於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今年全省計劃開工棚改安置房12萬套以上、建成8萬套以上,已開工10.48萬套、建成7.43萬套;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已全部開工,其中改造完成945個,完成年度任務的52%;計劃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高品質口袋公園、共建成166個,已全部開工,其中已建成151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近日印發《關於紮實推進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紮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實施,靠前謀劃2024年改造計劃。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關於紮實推進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體育總局、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紮實推進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建辦城〔2023〕26號),部署各地紮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實施,靠前謀劃2024年改造計劃。
昨天,在本市舉行的“十項行動·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方案”新聞發佈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發佈了《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方案》有關情況。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今天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二審。
近期,多地加快建立積極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在生育、養育、教育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激勵生育。“新華視點”記者梳理髮現,各地新出臺的生育支援政策聚焦降低育兒成本,呈現補貼力度大、涵蓋範圍廣等新特徵。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線上挂不上號、打不到車……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難處。“適老化改造”應運而生。
市住建委舉行2023年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確定了本市今年建設領域“大盤子”。
據新華社上海1月15日,《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15日經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條例對上海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維護、資訊交流、社會服務以及相關社會共治、監督管理等作出規定,將於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12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簡稱《綱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
貝殼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聯合和君康養事業部、安馨康養集團發佈了《2022中國家庭適老化環境與未來趨勢報告》,報告通過1334份對有60-79歲老人的家庭問卷調查,系統地描摹了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明年,東城區將對轄區71個老舊小區啟動改造,改造將集中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整體環境落後、生活出行不便等問題。這是近日記者從東城區獲悉的。
開展群眾性、普及性應急救護專題培訓,連續兩年被列入民心工程。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