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北京5月15日,中國央行15日發佈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當前,中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作,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長期發展還具有市場規模巨大、産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
5月11日,中國央行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729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431億元,同比多增729億元。
4月20日,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20日在北京透露,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末,符合放寬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條件的城市有96個。其中,83個城市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這些城市執行的下限與全國下限相比,大概低10到40個基點;12個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
4月16日,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即將公佈。近期出爐的部分先行指標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已延續至3月份,部分領域表現更超出預期。
中國央行11日公佈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
中國央行11日公佈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
北京4月11日,中國央行11日公佈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
北京4月11日,中國央行11日公佈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1.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5.1%;流通中貨幣(M0)同比增長11%。一季度凈投放現金961億元。
北京4月3日,中國央行3日公佈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城鎮儲戶本季收入感受指數為50.7%,比上季上升6.9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49.9%,比上季上升5.5個百分點。
北京3月17日,在房地産市場出現積極信號,部分城市迎來“小陽春”之際,中國央行宣佈年內首次降準。觀察人士認為,眼下恰逢樓市恢復的關鍵時期,央行降準對樓市信心恢復、房企融資改善等都有促進作用,樓市“小陽春”有望延長。
中國2023年的首次降準來了。中國央行17日發佈消息稱,決定於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針對中國今年會否考慮降息刺激經濟增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3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國貨幣政策的一些主要變數水準是比較合適的,實際利率水準也比較合適。
針對近期反映較多的房貸提前還款難、預約時間長等問題,中國央行、銀保監會2月9日召開部分商業銀行座談會,要求商業銀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保障客戶合法權益,改進提升服務品質,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款服務工作。
2023年,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被視為中國樓市調控政策的重中之重。
2023年,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被視為中國樓市調控政策的重中之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近日表示,以“慢撒氣”的方式,穩妥化解房企資金鏈斷裂風險。“慢撒氣”怎麼做?這對房地産企業來説意味著什麼?
中國央行、銀保監會10日聯合召開的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明確,要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
2023年,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被視為中國樓市調控政策的重中之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近日表示,以“慢撒氣”的方式,穩妥化解房企資金鏈斷裂風險。
北京1月5日,中國央行、銀保監會發佈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5日消息,中國央行、銀保監會發佈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
由於房地産下行時間過長,硬著陸風險不斷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經濟形成拖累。為防範地産行業硬著陸後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近期中央多部門出臺放鬆和支援政策,以更大力度應對下行壓力。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