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宏觀環境:政策端拐點已至,行業緩慢曲折修復
11月新房成交端表現不及預期,一線城市成交獨升
11月30日,濟南發佈2022年度第四批次集中供地計劃,其中包含12幅住宅用地,起拍價約54.36億元。除了濟南外,近期包括南京、武漢、蘇州、無錫、長沙等城市已經發佈或實施了第五批次供地計劃。
上海二手房市場延續8月以來的降溫態勢,10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回落至1.6萬套,較9月下降11%。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房地産行業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但在未來幾年,住房將是用於生活的資産,使住房市場和經濟都變得更加健康。”
北京9月12日,“房地産行業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但在未來幾年,住房將不再是過去用於投機的資産,而是用於生活的資産,這將使住房市場和經濟都變得更加健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
資産證券化工具的引用,為重資産持有保障性租賃住房資金退出提供一個參考路徑,將有效縮短資金回報週期,盤活存量租賃住房資産,降低企業資金壓力,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進入發展快車道。
諸葛找房
2022上半年,土地市場供需規模較去年同期呈現收縮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土地供應規劃建築面積29769.71萬㎡,較去年同期下跌45.63%;成交規劃建築面積18071.96萬㎡,較去年同期下跌60.82%,一方面,“兩集中”政策繼續深化落實,城市錯峰開展土地出讓,加之今年青島、武漢等城市增加供應批次,致使上半年土地市場供應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窄;另一方面,上半年部分城市常現疫情反彈局勢,土地掛牌和出讓活動受到一定阻礙,導致土地市場整體供需量呈現下滑態勢。
4月份土地市場供應規模縮減,成交規模環比走高
近日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佈《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專題報告》。報告指出,供應、成交規模雙雙延續下滑態勢是今年首輪集中供地的突出特徵之一。
截至4月25日,22城中除長春、瀋陽、鄭州外,其餘19城均發佈供地公告並披露地塊相關資訊,13城完成了今年首輪集中土拍。
“兩集中”供地新模式開啟的第二年,土地市場在去年年末的冷靜趨穩中,等來了房地産市場政策利好不斷的釋放。今年土地市場拍賣熱度如何?又出現了什麼新特點?
3月份土地市場供需規模顯著回升,二線城市收金漲幅領跑
2022年,上海市房産稅徵收稅率是將按0.4%徵收還是按0.6%徵收,將以應稅住房每平方米81948元為分界線。
“在大城市租套合適的房子太難了!”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小區一棟單元樓前,29歲的劉遠(化名)站在大大小小的包裹間,一邊清點行李,一邊對《法治日報》記者説。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新市民,特別是城市裏的年輕人迎來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大利好!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緩解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5月,房地産市場整體平穩運作,核心城市維持了較高熱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