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1月28日,由中鐵上海工程局參建的河南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公路(簡稱濮新高速)寧陵至沈丘段正式開通運營。
從工業和資訊化部獲悉,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北京、深圳、重慶、成都、鄭州等15個城市為試點城市,提出構建系統化的政策標準支援體系,鼓勵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9.7萬公里,完成全年目標的75%。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紮實成效,基本建成了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網路。
今年以來,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項目紮實推進,為擴內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近期,又有一些交通重大工程進度條刷新,不斷完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為服務國家戰略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
內河航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能大、成本低、污染小等比較優勢。9月8日,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補齊內河航運短板,提升港口服務能級,打造通江達海航運大通道。
安徽銅陵8月18日電 (趙懿 王幫琴)8月18日,由銅陵市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北岸3號主塔順利封頂,至此,大橋南北兩座主塔全部封頂,施工取得重大進展,大橋將全面進入鋼梁架設階段。
近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惠龍高速重點控制性工程——京九鐵路跨線橋連續梁順利合龍,全橋提前9天貫通,為實現惠龍高速10月全面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時下,在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上,六安高速(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花江峽谷大橋正在建設中。
掘進6000米,又迎新節點。7月1日,新疆烏尉高速天山勝利隧道再傳捷報,出口端左右主洞雙雙突破6000米大關,克服岩爆、突涌水等挑戰,距離掘通僅剩4公里多。
萬里長江,以母親的胸懷滋養著兩岸百姓。記者近期順江而下,探訪湖北黃石、江西九江、安徽蕪湖等3座依江而生、因江而興的城市,近距離感受各地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向綠色要紅利的生動實踐。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佈公報,從基礎設施、運輸裝備、運輸服務等方面介紹了2022年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情況。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交通強國建設力度,不斷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提高交通運輸服務品質。
6月25日,從中鐵十一局獲悉,由該局參建的渝湘復線高速公路五布河特大橋主橋于當日順利合龍。
先後參建過廈門北站、哈爾濱西站、鶴壁東站、昆明南站等一批“地標性”火車站工程,榮獲“全國優秀項目經理”“中華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參建過多個國優金獎、魯班獎工程的孟嘯,第一次面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圖紙時,卻皺起了眉頭。
3月29日,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同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推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28日從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江西印發《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佈局完善、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智慧、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
今年,河北省秦皇島市全面貫徹交通強國、交通強省戰略部署,大力實施交通強市工程,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建設國際一流旅遊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京津塘高速公路作為京津冀地區早期開通的高速公路之一,為帶動沿線産業集聚、城鎮開發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京津之間“黃金走廊”和北京最便捷出海通道。
1月6日,由安徽省銅陵市交投集團建設、中鐵大橋局承建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北引橋首孔鐵路現澆梁順利澆築完成,標誌著G3大橋北引橋正式進入了上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1月5日,從湖北省宜昌市兩會獲悉,2023年,該市將加快建設多個交通項目,進一步完善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水陸綜合運輸的整體效益,提高三峽樞紐綜合通過能力。
12月26日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作圖。調圖後,省會石家莊至首都北京實現了1小時通達、至承德運作時間進一步優化壓縮,並開行石家莊至廊坊高鐵直通車。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