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經歷2022年的中國經濟深度調整期後,宏觀經濟形勢趨於明朗,房地産市場逐步進入新的發展週期。在政策頻出的整體背景下,有多家房企陸續動作,展開再融資、並購重組方案。繼2022年12月招商蛇口南油收購預案獲通過後,今日則再次披露了正式收購及配套融資方案。
1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引導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
2023年1月4日,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已安排充足資金存入銀行指定賬戶,用於2023年1月6日本金及利息支付工作,相關債券涉及本金為2.5億美金。
自從“金融支援16條”發佈實施以來,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近期有120多家房地産企業獲得銀行授信。
12月21日,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並明確要因城施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11月份政策拐點來臨,金融“保主體”政策發酵,銀企合作紛紛展開.
12月16日,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洋集團”)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綜合授信服務、債券承銷與投資業務、個人金融業務等領域優先開展優質和高效的業務合作。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分析認為,從公佈的授信用途來看,意向資金將主要用於滿足房企的常規融資需求、多元融資支援、上下游信貸、住房租賃融資等方面,這與11月頒布的“金融16條”政策相契合。
北京12月14日,11月以來,中國支援房地産融資“三箭齊發”。其中,據機構統計,被稱為“第一支箭”的信貸融資為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已達到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金融16條”發佈以來,多家銀行為房地産企業提供大額授信,多措並舉助力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日,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聯合印發《深圳市2022年“首貸戶”貸款貼息項目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推出首貸企業貼息政策,對從深圳轄內商業銀行獲得首筆貸款的企業,給予年化2%的貼息補助,每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
繼國有六大行授信房企後,多家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近期陸續與部分房企完成簽約,併為其提供意向性融資支援。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自“金融16條”推出以來,截至11月30日,10余家銀行為房企提供了授信,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授信總額已超過2萬億元。
日前,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聯合印發《深圳市2022年“首貸戶”貸款貼息項目實施細則》,推出首貸企業貼息政策,對從深圳轄內商業銀行獲得首筆貸款的企業,給予年化2%的貼息補助,每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
總價百萬起,就能入住河西,而且是地鐵、大型商場雙上蓋,四大超級綜合體環伺!
8月19日,中國建築國際發佈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
2022年,可以説是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拐點之年。眾多房企暴雷,諸多樓盤陷入停工,而購房者也出現停貸風波,整體樓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
天津濱海高新區積極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各項工作,與首批三家合作銀行推出了“科創積分貸”産品,並面向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試運作。
2021年新城控股以穩為主、穩中求進,持續深化“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
2022年3月23日,遠洋集團發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全年業績。
去年末,上海舉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銀企對接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與上海地産、城投控股、陸家嘴集團、旭輝集團等簽署了合作協議。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