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遼寧省統計局發佈《2023年1-4月份全省經濟運作情況簡析》。1-4月份,全省經濟運作繼續延續企穩向好態勢。
2022年,遠洋集團成立專項小組,主動對住宅低碳技術措施應用進行研究,為提高産品品質、佈局建造健康綠色低碳産品提供技術支撐和依據。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之年,天津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目標導向,聚焦事關天津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十項行動。天津市結合實際出臺九方面33條政策措施,推動全市經濟運作一季度良好開局全年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4月24日,協同立法、聯動監督、加強人大代表合作,24日,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人大常委會簽署工作協作機制協議,用法治力量推動城市群建設。
連日來,多個地市政府因為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重被約談。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逐步建成達效,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的現代水網體系框架基本建成。
4月10日,青海省玉樹州舉行2023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暨玉樹市社區供水管網提升工程建設項目開工儀式,415個項目集中開復工。
綠色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生態環境治理是系統工程。為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南京江北新區因地制宜推進生態安全緩衝區試點項目建設。目前,江北新區沿江街道生態安全緩衝區建設項目已完工。
3月29日,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同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推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遺文化展示方式……近年來,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棗莊市臺兒莊區聚力實施運河文旅融合戰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激發傳統文化傳播的內生動力。
當日大賣2億的斐然佳績,刷新了江心洲今年的開盤記錄。
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國領先水準……3月23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成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亮麗底色。
十年1.4億農村人口在城鎮落戶。有序發展城市群和都市圈,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7萬個。
3月2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23年文明旅遊工作的通知。通知部署,廣泛開展文明旅遊宣傳教育、壓緊壓實從業人員文明引導工作責任、切實加強出境旅遊安全文明提醒和服務、深入開展文明旅遊實踐活動、著力強化旅遊不文明行為監督管理。
2月28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28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近日,中國國務院批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35年,示範區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以內,較現狀建設用地減少15.7平方公里。
加強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2月9日,濟南市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城市內澇治理PPP項目集中正式開工。
2月2日上午,濟南市舉行全省首個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面向社會推介城市更新項目。現場推介了75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467億元,3個項目簽訂了總投資為801億元的合作協議。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