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昨日,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向群眾彙報──2022區長訪談”播出第十六期,邀請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走進節目
已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的美麗“濱城”建設“十大工程”,是增強城市載體功能、補齊發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彰顯海濱城市特色的重要舉措。
在《公僕走進直播間》“向群眾彙報——2022區長訪談”中,寧河區區長惠冰詳細解讀,回應群眾關切。
昨天,在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海河傳媒中心共同策劃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向群眾彙報——2022區長訪談”中,靜海區區長金匯江介紹了“靜海區斷腕式清理散亂污,優化後的環境吸引首都優質資源落戶發展”的情況。
今年河北區共謀劃63個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791億元,年度投資額達83億元,通過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增強後勁、提供動能。
4月20日,哈爾濱市第一批400個市重點項目出爐,總投資334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60億元。首批推進項目涵蓋了産業項目、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等領域,其中,重點産業項目255個,總投資2192億元。另外,重大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項目合計145個,總投資1149億元。
4月20日,財政部發佈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財政運作總體平穩,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037億元,同比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3587億元,同比增長8.3%。
在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河東區“翔東計劃”升級版人才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上,河東區委常委、副區長劉濤介紹,該區將通過升級更加精準的人才引育政策、打造更加多樣的人才創新生態、佈局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創新發展源動力、驅動力、軟實力,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決定》對於貫徹落實市委關於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重大決策,打造緊湊活力“津城”和創新宜居“濱城”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濱海新區與寧河區簽署落實“雙城”戰略協同聯動發展框架協議,協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據“紹興發佈”消息,2月14日,浙江省紹興市召開2022年紹興招才引智“人才專列”活動暨全市教育系統“千名碩博”全球引才新聞發佈會。
近日,河北省財政廳公佈河北省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8854.5億元,其中民生支出7151.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80.8%,有力推動了國家和河北省各項民生政策全面落實。
1月1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介紹《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關情況。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傑在發佈會上表示,2021年,臨港新片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010.9億元,同比增長約62%,兩年年均增速58%。
日前,本市東麗區、濱海新區兩區共同簽署了《濱海新區人民政府 東麗區人民政府落實“雙城”戰略協同聯動發展框架協議》(簡稱《框架協議》)。
12月17日,澎湃新聞從上海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官網獲悉,修訂後的《臨港新片區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管理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已正式印發。
昨日,濱海新區“攜手”東麗區簽署《濱海新區人民政府 東麗區人民政府落實“雙城”戰略協同聯動發展框架協議》,形成全面緊密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圍繞天津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深化兩區在規劃、産業、政策、配套、社會事業、生態等六大重點領域合作,創高品質發展合作樣板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5日正式向社會公佈。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穩定增長,對於有效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提升經濟運作效率與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穩定增長,對於有效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提升經濟運作效率與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四川市(州)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438.75億元,同比增長10.0%,兩年平均增長6.2%。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