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供應:7月土地供應量下降,住宅用地“量縮質提”
7月11日,上海2023年第二批次土拍拉開序幕,首日成交8宗,攬金193.8億元;第二日4宗觸頂成交,攬金159億元;第三日浦東新區(2宗)、寶山區(1宗)地塊也均觸頂成交,收金約52.32億元。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同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環比漲幅回落更為明顯。
從統計局公佈的4月房價數據來看,市場整體還是延續了復蘇的趨勢,但城市間的分化,區域性的市場波動依然存在,在1-4月新房成交量同比上漲的大背景下,房價的支撐力依然存在。
52家房企涌入成都,杭州一地塊參拍房企數量創新高......近期,上海、杭州、成都多個熱點一二線城市進行了集中供地,優質地塊供應帶動房企拿地熱情恢復,但不同城市土拍“冷熱不均”的現象仍然明顯。
多城2023年計劃供地量縮減,一線城市宅地供應微增
52家房企涌入成都,杭州一地塊參拍房企數量創新高......近期,上海、杭州、成都多個熱點一二線城市進行了集中供地,優質地塊供應帶動房企拿地熱情恢復,但不同城市土拍“冷熱不均”的現象仍然明顯。
4月21日,隨著閔行區3宗地塊順利成交,歷時4天的上海2023年首輪土拍落下帷幕。
4月21日,上海2023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完成全部19宗地塊的出讓,總成交金額519億,平均成交樓面價26089.9元/㎡,平均溢價率7.3%,其中4宗地塊底價成交,15宗地進入一次性報價,14宗地由央國企和地方國資競得。
4月18日,共出讓8宗地塊,有4宗地塊因僅有一名競買人全部底價成交,另有4宗地塊進入現場競價環節,8宗地塊成交總價共計172億元。
土地和房子的關係,就像麵粉和麵包一樣。可以説,地拿對了,地産項目就成功了一半。
土地和房子的關係,就像麵粉和麵包一樣。可以説,地拿對了,地産項目就成功了一半。隨著近日長春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至此,全國22個重點城市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已全部完成,部分動作快的城市已經完成了第三次土地集中拍賣。在當前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的形勢下,房企對於拿地持什麼樣的態度?土拍市場有哪些新變化?呈現出哪些特點?筆者梳理近期的土地成交記錄發現,各地土拍市場持續分化,地方性中小房企開始躬身入局。
今年全國22個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總成交住宅用地(含綜合用地)444宗,土地成交面積2116.86萬平方米,土地出讓金總額5449.34億元,整體溢價率約為3.05%。
上海今年前三批集中供地共推出109宗地塊,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2712.7億元。
在北京第三輪集中供地中,時隔一年首次回歸的海淀,巧合的成為了朝陽空倉後的補位。並以總成交價150.93億元超越豐臺拔得頭籌。
8月25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場發佈了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地塊,本次供地共出讓35宗地塊,總起始價為1030.45億元,總出讓面積約184.87萬平方米,本次供地在宗數上比上次僅多出1宗,但供應面積增長幅度較大,為今年土地供應規模最大的一次。
疫情捲土重來使得上海首輪集中土拍活動推遲,直至6月1日-8日,上海進行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競拍。成功出讓36宗宅地,總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為425.19萬平方米,攬金達834.72億元,整體溢價率為3.49%,地塊出讓情況依舊發揮穩定,未見流拍現象。
楊浦區、徐匯區、閔行區等核心優質土地供應為這次土拍增添了許多熱度,吸引來了央企、國企、混合所有制企業、民企以及地方國企等“各路兵馬”。
6月1日-8日,上海進行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競拍。
6月1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拉開序幕,此次計劃出讓36宗商品住宅地塊,總面積199.71萬平方米(2995.6畝),總建築面積425.19萬平方米,總起始價806.5億元。當天是上海土拍首日,共計成功出讓20宗地塊,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當天總成交金額約495.78億元。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