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3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上,一場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的巡展拉開帷幕。談家楨、王振義、葉叔華等15位上海科學家的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傳遞出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核的科學家精神。此次巡展以社區書院為平臺,已在本市8區15個街鎮展出,讓市民在家門口了解科學家,並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份近日在北京共同簽署了《深化長三角區域市場一體化商務發展合作協議》,此舉對於相關地區合力推動大開放、促進大流通、形成大市場,進而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披露,北京將完善“七站兩場一樞紐”之間以及與周邊重要功能區之間的直連直通。
近日,北京對外發佈《關於進一步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立足於推動中長期首都高品質發展和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明確了5個方面50條具體工作任務,努力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首批4單公募REITs擴募項目均完成定向募集,REITs擴募邁出關鍵一步。6月2日晚,滬深交易所官網分別披露了中金普洛斯REIT、華安張江光大REIT、博時蛇口産園REIT、紅土創新鹽田港REIT的定向擴募發行情況報告書,4單項目實際募資總額超50億元。
1日下午,中共天津市委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天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加強與京冀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持續完善合作機制,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近日,科技部發佈第二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全國共92個縣(市)入選,其中,河北黃驊市、玉田縣、曲周縣、定州市4個縣(市)上榜,建設主題為科技支撐産業發展,建設期三年。
浙江省最大未來社區,在鑒城市高光時刻。
北京2月15日,國家創新型城市監測評價報告發佈與專家諮詢會在京舉行,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分別發佈《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2》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結果顯示,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南京、杭州、廣州、武漢、西安、蘇州、長沙、合肥和青島。深圳連續四次排名第一,不過,南京、武漢、西安憑藉科教資源富集優勢進一步縮小了與深圳的差距。
繼信陽高新區、許昌高新區成功獲批為國家高新區之後,我省高新區建設又邁出堅實一步。1月29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省政府新批准認定了5家河南省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1月9日,從9日舉行的2023年海南省科技工作會議獲悉,海南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擴容提速工程,去年,全省有效期高新技術企業超1500家,營業收入達1258億元,同比增長11.7%,入庫培育17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106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12月21日,據湖北省科技廳21日消息,高新區已成為該省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目前,全省國家級高新區12家,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建有省級高新區24家。全省新型研發機構達397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近日,在南京紫金山入城余脈古雞籠山下的世界文學客廳,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接受新華日報採訪。
北京11月21日消息 據人民銀行網站消息,近日,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
9月26日下午“2022南京城市載體數字化轉型峰會暨鼓樓硅巷創新發展論壇”在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舉辦。
誕生大量前沿創新成果,持續構建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科技部14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年來國家高新區總體發展情況,截至目前,國家高新區總數達173家,較2012年增加84家,為創新發展貢獻了“高新力量”。
從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廣東謀劃建立省級住房城鄉建設科技創新委員會,統籌全省建設科技創新發展佈局,建成一批省級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和6個省級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廣東城鎮新建建築中裝配式建築比例要達到30%。
麒麟科創園人才共有産權房項目啟動建設,將著力打造高端科研人才安居範本。
《方案》指出,加快廣州南沙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是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推動創新發展、打造優質生活圈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2021年江蘇省地區生産總值邁上11萬億元臺階,穩居全國第二位;每人平均GDP由2012年的6.65萬元增加到13.7萬元,連續13年位居各省(區)之首。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