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2年1-12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數據。數據顯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到位資金、房屋新開工面積等多項指標在12月降幅均有所收窄。
房企應在銷售端提升交付力、産品力、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等措施加速銷售回款,在拿地端通過換倉一二線城市、聚焦收斂于城市群建設來有效把握市場機遇,合理安排銷售和拿地節奏,實現穩健發展。
2022年,房地産政策持續優化,但市場供需兩端均未明顯恢復,全國房地産市場整體仍處在深度調整階段。
2022年,前100企業拿地總額12975億元,同比下降48.9%,全年整體拿地低迷。
宏觀環境:政策端拐點已至,行業緩慢曲折修復
青島四批次於今日(12月20日)完成土拍,累計推出40宗涉宅用地,最終流拍1宗,成交39宗,其中3宗溢價成交,嶗山區2宗地價熔斷,累計攬金約135億元。拿地企業結構方面,地方國資為市場主力,但本土民企表現同樣積極。
12月19日,成都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16宗涉宅地塊中1宗流拍,14宗以底價成交,位於高新區的1宗宅地則以近15%的溢價率被招商蛇口競得,本批次土地出讓金總計約104.27億元。
前不久,湖南長沙宣佈調整土地供應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應住宅土地,而將恢復常態化更新。同時,江蘇徐州、陜西西安、江西南昌、廣東東莞、浙江金華和溫州等自發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應將恢復常態。
前不久,湖南長沙宣佈調整土地供應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應住宅土地,而將恢復常態化更新。同時,江蘇徐州、陜西西安、江西南昌、廣東東莞、浙江金華和溫州等自發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應將恢復常態。
在剛剛收官的北京四批次集中供地中,地價、現房銷售面積雙雙觸頂成交。在業界看來,北京四批次土拍熱度一定程度上超出預期,或為土地市場帶來新的信號。
時至年底,也到了土地市場的衝刺階段。在剛剛收官的北京四批次集中供地中,地價、現房銷售面積雙雙觸頂成交。在業界看來,北京四批次土拍熱度一定程度上超出預期,或為土地市場帶來新的信號。
在剛剛收官的北京四批次集中供地中,地價、現房銷售面積雙雙觸頂成交。在業界看來,北京四批次土拍熱度一定程度上超出預期,或為土地市場帶來新的信號。
11月29日,江蘇省無錫市第五批集中供地收官。14宗地塊全部底價成交,總成交額224.14億元,建設用地總面積90.45萬平方米。
11月29日,北京、杭州及武漢三地完成年內第四輪集中供地。同日,無錫完成第五輪集中供地。四城土拍成交金額分別為,北京135.2億元、杭州98.94億元、武漢47.64億元以及無錫224億元。這意味著,北京、杭州、武漢和無錫一日賣地收入合計達505.78億元。
今日,無錫第五批次土拍順利完成,成為首個完成今年第五批次土拍的集中工地城市。與前四批次不同,本次未採取預公告形式,而是直接掛牌,最終14宗地塊均底價成交,攬金224億元,規劃建築面積169萬平。除備受矚目的經開區奧體中心東地塊被綠城管理競得外,另一家由中交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浙江隱軒置業競得了盛源南路西、恒春路北地塊。其餘地塊均被國資地方平臺競得。
近兩年來,房地産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萬科鬱亮曾經在會議上指出,“2022之後中國房地産進入到黑鐵時代”,這也就意味著曾經高利率、高週轉、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利潤承壓,房企生存環境愈加艱難。
買房嗎?能免費坐十年地鐵那種。
自2021年“兩集中”供地政策出臺,供地拍地模式自此發生明顯改變,由以往的零散供應變成集中的“放量供地”,房企拿地節奏也面臨重新調整,同時,土地市場與房地産投資、買賣等多方面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續,拿地主角的悄然生變備受市場關注。
10月28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佈了杭州第四批集中供地出讓公告,本次共掛牌8宗土地,總出讓面積約28萬方,總起始價約91億元,地塊截止報價時間為11月29日。
10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該批次集中供地共推出8宗地塊,出讓面積287468平方米,起始總價91.24億元,並將於11月29日集中出讓。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