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近年來,廣州市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計完成改造老舊小區810個,累計改造老舊建築4670.4萬平方米,惠及64.1萬戶家庭、205.2萬居民。2023年,全市計劃再推進10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廣州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好“四對關係”,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添磚加瓦,也為超特大城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推動城市建設高品質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廣州經驗”。
2023年天津市政府專項債券(十五期)為東文路的復工建設資金,待專項債券資金正式撥付後,立即復工。
3月8日,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網站發佈關於印發《石家莊市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10月底前,按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內容全部完工。通過新建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為小房引入電源等方式,因地制宜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問題。
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河西區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周邊配套設施提升工程“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項目”,計劃建設16個“口袋公園”。
今年,河西區拓展綠色空間,擬新建16個“口袋公園”,通過打開原有封閉式綠地、提升植物層次、豐富植物品種、增加體育設施等措施,方便周邊群眾就近遊園。
列入今年全市20項民心工程的地鐵11號線一期東段工程,目前項目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春至海河西岸,蓬勃生機涌動。打造中央商務區小白樓片區、泰達大廈“變身”國際航運中心大廈、建設“一刻鐘綜合服務圈”……今年,河西區錨定建設經濟強區、打造品質之城的目標,開局爭先,實幹為要,力爭早日把“施工圖”變為“實景圖”。
作為我市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水上公園自1951年開放以來,承載著幾代天津人踏春賞花、泛舟遊湖的美好記憶。
為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實處,經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區委、區政府決定,實施2023年20項民心工程。
市住建委舉行2023年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確定了本市今年建設領域“大盤子”。
昨天,出席市第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天津廣豐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迎向大會建議,推廣口袋公園建設,拓展居民休閒空間。
記者從濱海新區獲悉,2022年,濱海新區全力確保民心工程各項任務落實落地,50個民心工程子項已全部完成全年任務,向“濱城”百姓交出一份暖心答卷。
12月22日,從單棟加梯到全小區加梯,再到整居委加梯,到如今的全域加梯……作為居民出行的“第一步”和回家的“最後一步”,上海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民生工程跑出“加速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今年本市20項民心工程中,全力保障供氣供熱,加快供熱、燃氣舊管網改造,全年改造各100公里。
日前,作為本市2022年20項民心工程之一,全市新建的27處停車場均已完工。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每年也都會列入本市的民心工程。從市住建委獲悉,2022年本市已完成123個老舊小區改造,除了以往的基礎類改造項目,今年還著重增加了社區服務配套設施,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新增車位3600余個,智慧安防系統36套。
築牢為民情懷,回應群眾期盼,樁樁件件民心工程辦到百姓心坎上,充分彰顯出天津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近日,從天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獲悉,作為今年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之一的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已完成2862個社區,超額完成17.8%。自2018年以來,總計已建成7164個智慧平安社區,實現我市城鎮地區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全覆蓋。
前不久,東麗區居民王大爺的老伴兒走丟了,兩天內杳無音信,家人心急如焚。沒成想,民警通過智慧平安社區系統,僅用兩個小時就找到了大娘。
日前,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情況的報告。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