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1月18日,據大方縣人民政府官網,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近日發佈關於徵求《大方縣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徵集意見時間為2023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
15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青海省A級景區對援青幫扶6省市遊客實行優惠減免措施(以身份證為準),同時對6省市車牌來青自駕遊客(所駕車輛為一型客車),並使用ETC電子支付方式在青海境內高速公路通行的,省內高速公路通行費減免至50%。
11月以來,多地旅遊景點相繼推出免費開放、門票減免等優惠政策。
佛山是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素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美食之鄉、粵劇之鄉、嶺南成藥之鄉、獅藝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第四屆北京文旅重點項目投融資對接會9日在北京舉辦,來自北京12個區的39個重點文旅投融資項目亮相,總投資金額達135億元(人民幣,下同)。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清代詩人王維珍在詩中描述的這座塔便是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北端的燃燈古塔。沿運河航行的商旅船工自南方進京,遠遠望見燃燈塔,便知到達了通州。
10月27日晚間,華僑城A(000069.SZ)披露2023年三季報情況。
10月13日,貴州省黔西南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關於公開徵求《關於促進黔西南州房地産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意見稿涉及公積金貸款、消費券獎勵等19項措施。
穿上戲服體驗一場“沉浸式”演出、戴上MR眼鏡觀看一場科技感十足的展覽、乘坐遊船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品味美食……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天津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各大旅遊景區、熱門旅遊“打卡地”不斷推陳出新,假日消費熱潮持續點燃。
“人人都是遊客,處處皆是風景。”“淩晨2點的高速服務區居然熱鬧非凡。”剛剛結束的中秋國慶假期,人們再次從火熱的旅遊消費中感受中國經濟的強勁動能。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
低運能輕型磁浮電車首次亮相、北京地鐵3號線列車可實現跨線“跑”、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貼地飛行”……昨天,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3)在京開幕,論壇同期舉辦第15屆世界國際交通技術和設備展覽會,一批軌道交通新車新技術在京亮相。
“從各方面數據看,假日期間廣大人民群眾出遊意願強烈,文化和旅遊市場恢復勢頭強勁,行業信心持續有力提振。”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一級巡視員李建偉9月22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19日從陜西官方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1月至8月,陜西省接待國內遊客5.22億人次,同比增長78.4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96.7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3.93%。
據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簡稱“三亞市旅文局”)14日消息,繼三亞、西安攜手推出“雙城聯動”文旅消費産品後,三亞市旅文局在中秋、國慶假期來臨之際,針對成都市民和遊客推出多個“吃住行遊購娛”相關套餐和優惠,激發兩地文旅消費新活力。
近期,各地文旅市場復蘇提速,“特種兵旅遊”“Citywalk”盛行,各大旅遊景區、鄉村景點人頭攢動,不少博物館一票難求,客流量大量增加。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打造包容多元、業態融合、動靜相宜的“夜京城”,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北京歌華城市電視于中秋節、國慶節期間推出“月光下的北京”城市夜遊指南推薦榜評選活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黃永新29日介紹,廣西氣象部門將持續推動氣象與旅遊、林業、康養、生態等“氣象+”多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加速氣候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賦能生態環境價值提升、生態康養旅遊發展、清潔能源和“雙碳”産業經濟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消費方面,前7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64348億元,同比增長7.3%。整體看,市場恢復態勢仍在持續,商品消費穩步恢復,服務消費增長較快,文化娛樂消費持續擴大,消費潛力正在加速釋放。
貴陽8月17日,“不論是在酒店房間還是在觀景臺,都是觀賞平塘特大橋的最佳位置。清晨雲霧繚繞,傍晚晚霞漫天鋪開,夜晚北斗七星就在橋頭。不同時段的大橋景色,都是不同的風景。這是宏大建築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來自深圳,入住天空之橋服務區酒店的客人饒曉青説。
暑假期間,多地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人氣高漲,預約參觀常常“一票難求”。攀升的熱度折射出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對旅遊景區和文博機構的供給提質、文旅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地旅遊景區和文博機構正積極行動,多措並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需求。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