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三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已經發佈。經濟形勢怎麼看?未來發展怎麼辦?多位接受採訪的專家認為,我國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更為牢固,供需迴圈更趨均衡,發展品質穩步提升,有底氣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安徽銅陵8月18日電 (趙懿 王幫琴)8月18日,由銅陵市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北岸3號主塔順利封頂,至此,大橋南北兩座主塔全部封頂,施工取得重大進展,大橋將全面進入鋼梁架設階段。
日前,河北省重點高端智庫省社科院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與經濟科學出版社聯合發佈《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3)》。報告提出,京津冀作為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主體,應主動應變,積極作為,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打造一個協同發展的示範樣板。
5月15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國資央企實際,研究貫徹落實工作舉措。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主持會議並講話。國資委黨委委員出席會議。
8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獲悉,西部陸海新通道關鍵項目——黃桶至百色鐵路(以下簡稱黃百鐵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和廣西、貴州兩省區共同努力,該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近日已獲得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
2月3日,從中鐵十七局集團獲悉,集大原高鐵已進入架梁施工階段,為後續全線鋪軌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通報,命名滄州市鹽山縣,石家莊市藁城區、鹿泉區,邢台南宮市,石家莊市欒城區5個縣(市、區)為2022年度第二批“河北省節水型城市”。至此,河北省省級節水型城市數量達到18個。另外,我省還有9個國家節水型城市。
1月6日,由安徽省銅陵市交投集團建設、中鐵大橋局承建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北引橋首孔鐵路現澆梁順利澆築完成,標誌著G3大橋北引橋正式進入了上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通報,命名南和區、武安市、臨西縣、廣宗縣、撫寧區、邱縣6個縣(市、區)為2022年度第一批“河北省節水型城市”。至此,我省省級節水型城市(河北省節水型城市)數量達到13個。此外,我省還有9個國家節水型城市。
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我國的住房制度正在發生方向性轉變,從小眾模式轉向普惠型的模式。
房地産經過二十多年的粗放式發展,不論是1.0時代的囤地囤貨模式,還是2.0時代的高週轉、高杠桿模式,都已經難以為繼。土地紅利、人口紅利、金融紅利等能帶來行業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減弱。企業自身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這些自內而外、破繭化蝶的“慢變數”的集聚,正在成為引領房地産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房地産方面,會議明確,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
2021年11月12日,《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正式公佈,成為首批培育建設名單中第 4 座公佈實施方案的城市。
市旅遊文廣局將以高品質發展旅遊産業、推進非遺文化傳承發揚、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等三方面為目標,將旅遊業建設成為秦皇島戰略性支柱産業、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統籌産業、全民共建共用的幸福産業;建立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産業體系,建設文化創新發展新高地、旅遊和文化融合發展新樣板。
《規劃》提出,到2025年,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顯著提高。
透過三毛故居的成功打造及三毛文化生態鏈及産業鏈的打通,可窺南岸區委、區政府及執行部門區住建委在黃桷埡老街修繕改造和城市更新中的非凡理念和遠見卓識。
11月7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新建合新鐵路合肥段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工作專題會議召開。合肥段鐵路屬於先期開工段,項目預計近期開工,擬於2025年竣工,該工程對於發展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帶,促進沿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産行業,將更加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産政策將重點在防風險、保剛需、重保障、調分配等方面持續發力。
推動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産行業,將更加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産政策將重點在防風險、保剛需、重保障、調分配等方面持續發力。
推動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産行業,將更加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産政策將重點在防風險、保剛需、重保障、調分配等方面持續發力。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