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縣城建設為名義的炒房會扭曲縣城高品質發展的初衷,導致縣城發展不均衡,還可能會形成房地産泡沫等新風險。
2021年是房地産行業的轉折之年。屢經調控之後,房地産告別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桿、高負債、高增長”的“三高”模式,回歸理性的發展航道。在行業面臨調整和陣痛之時,個別房企接連“爆雷”,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雖然2022年樓市政策暖風徐徐襲來,但市場還在回溫的路上。
據克而瑞租售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55城個人房源租金為33.02元/平方米/月,環比下跌0.72%,同比上漲1.6%,較2021年整體來看,租金上漲幅度明顯下降。
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産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重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一年一度的年報季如約而至,從已發佈2021年業績且召開業績會的房企表態來看,多數房企認為市場政策已見底,市場已有比較明顯的回暖跡象。
除少數申請延期披露業績報告以外,其他大部分的港股上市房企都已經在3月份交出了2021年的“成績單”,而A股上市房企的年報也在緊鑼密鼓的披露中。
每年3月和4月,是上市房企集中接受投資者“檢閱”的高光時刻
生活在華發·四季雅築森態住區是什麼樣的體驗?歸家即是度假!
2021年,中海首入方山,佈局了印係標桿之作——方山印!2022年,中海又進方山,觀係DNA社區——觀山樾迭代登場,未開先火,以進化主義作品已然成為了方山的“話題王”!
3月31日,龍光集團發佈2021年管理業績。年內,公司積極應對房地産行業調整,努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堅持聚焦主業和區域深耕戰略,強化精細化運營管理,提升産品市場競爭力。
去年半年多時間,房地産行業經歷了一次痛徹心扉的降杠桿大洗禮。個別房企的巨量債務風險爆發,連帶了一系列房企發生債務兌付問題、金融機構出現應激反應、一二手房交易量萎縮。
“一年前,有人出價560萬我都沒賣,以為還能再漲漲,沒想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突然就冷了,現在我470萬挂出去還沒人問津。”一年時間損失90萬,樹人學區房房主陳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南京學區房市場風聲鶴唳:成交量驟減,房東降價拋售的新聞不絕於耳,甚至有仲介稱房價已經回到5年前。
如今隨著有車一族群體的日益壯大,車位一位難求成為車主普遍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小區開發商在防止“炒車位”上可以更有作為。
易居研究院10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9.1,相比2020年的9.2小幅回落;2022年房價收入比預計將繼續回落至8.7左右。
2月10日電 易居研究院10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9.1,相比2020年的9.2小幅回落;2022年房價收入比預計將繼續回落至8.7左右。
1月30日,作為牛年杭州的最後一張預售證,佳兆業·印月(備案名:棹月雅府)以它一貫穩定的表現,再次以一次無懸念的售罄,實現二開二罄,給牛年樓市畫上一個句號,也為佳兆業的虎年開了一個好彩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1581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商品房銷售額161667億元,同比增長8.5%。
打新潮、積分制、學區房轉涼、二手房速凍……這些關鍵詞都成為2021年上海樓市的新特徵。
融創以173億元銷售總額位列濟南典型房企第一,足足將身後的第二名甩下二十幾億元。此前,融創濟南已經連續三年位列濟南銷售榜單第一位。
12月27日, ICCRA住房租賃産業研究院(簡稱ICCRA )以十個重點城市的住房租賃市場為研究對象,發佈了《2021年中國住房租賃市場藍皮書》(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國家鼓勵政策對住房租賃行業發展作用顯著,保障性租賃住房“壓艙石”效果明顯,國有企業的加入正在改變行業格局,租住生活方式逐漸形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