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今年以來,中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趨冷,成交規模有所下滑,不過近期多個核心城市土拍(土地使用權拍賣)出現升溫跡象。
5月23日,杭州2023年第四批次土拍順利收官,共推出9宗地塊,起始總價126.17億元,總出讓面積46.36萬㎡。
5月15日,濱江房産召開業績發佈會。
4月25日,杭州2023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拉開序幕,本批次共推出12宗地塊。
3月31日,深圳2023年首場土拍順利落幕,本批次共推出5宗地塊,總建築面積為47.48萬㎡,總起始價為65.38億元。
2月21日,杭州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正式開始,本輪供地共推出13宗涉宅地塊,起始總價166.73億元,總出讓面積54.36萬平方米。
2月21日,杭州首批供地正式開始,本輪供地共推出13宗涉宅地,總起價166.73億元,總出讓面積54.36萬平方米。
2月7日,杭州集中供地迎來兔年第一拍,本次共出讓5宗地塊,最終3宗觸頂搖號、1宗溢價、1宗底價,總成交金額89.57億元。
房企應在銷售端提升交付力、産品力、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等措施加速銷售回款,在拿地端通過換倉一二線城市、聚焦收斂于城市群建設來有效把握市場機遇,合理安排銷售和拿地節奏,實現穩健發展。
11月29日,北京、杭州及武漢三地完成年內第四輪集中供地。同日,無錫完成第五輪集中供地。四城土拍成交金額分別為,北京135.2億元、杭州98.94億元、武漢47.64億元以及無錫224億元。這意味著,北京、杭州、武漢和無錫一日賣地收入合計達505.78億元。
截至2022年10月21日,22城中除長春、重慶、瀋陽、鄭州外,其餘18城均發佈今年第三批次供地公告,同時18城中除濟南、長沙、成都外,其餘15城已完成第三輪集中土拍。
隨著樓市調控常態化,國內房地産市場分化持續,房企聚焦高能級城市及核心區域的投資策略延續。濱江集團積極佈局,夯實大本營的發展基礎。但目前行業處於下行週期,濱江集團偏安一隅,也存在發展隱憂,能否踏準市場節奏,還需時間印證。
重金買地、亮眼的年度業績,在行業一片哀鴻的當下,濱江集團儼然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但毛利率下降,偏居杭州也為其埋下了隱憂。
三四月份是各個城市第一輪集中供地推出的時間,相比之下,受市場融資環境以及土地供應等綜合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百強房企的投資壓力不減,拿地規模萎縮明顯。據機構數據顯示,1-4月份,百強房企拿地總額362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5.9%,有超過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
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有所恢復,但還局限于優質地塊及核心城市,距離整體恢復還需要時間,基於政策面風向的轉變,預期下半年恢復態勢有望持續。
近日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佈《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專題報告》。
4月25日,天津首輪集中供地收官,土地市場寒意猶存。根據出讓結果,天津首輪集中供地共30宗地塊,停牌15宗、流拍9宗、底價成交5宗;土地總成交面積48.6平方米,總成交金額約43.48億元,相比去年的首輪土拍,分別下降了83%和91%。
隨著市場不斷回暖,房企融資狀況改善,明年房價或有所回漲,當下趁著利好還在,不失為置業好時機,尤其是有確切購房需求的“新南京人”。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我排著隊,拿著搖號牌。”這句歌詞成為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下參加搖號房企的寫照。
在歷經第一批集中供地“爭搶”後,多城第二批集中供地規則進一步升級收緊,二輪土拍多城出現流拍、撤拍,一眾民營房企忙於應對當前債務危機,多城針對第三批集中供地規則進行“鬆綁”,以提高房企拍地參與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