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9日,西安東站站房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總體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快。據悉,西安東站建成後,將成為西北地區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
2023年4月27日,貝殼發佈2022年度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
4月11日,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中國·天津河西國際航運服務聚集區建設發展論壇暨北方國際航運物流展上,上港物流華北地區總部項目、阿拉運航運大數據項目等8個重點項目落戶天津市河西區。項目將完善河西區“一核兩軸三中心多點支撐”城市空間發展格局,聚焦港産城融合發展,促進樓宇經濟建設,實現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
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住宅産業化將取得長足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使房子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産、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既有利於老房子的更新改造,方便維修更換部件,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提升勞動生産率和品質安全水準。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日照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第六屆山東省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新技術産品博覽會(以下簡稱“綠博會”)新聞通氣會,筆者在會上了解到近期山東修訂印發《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有關情況。
“家裏的耕地都託管給了村裏的合作社,他們負責種地,我只管收錢,騰出精力還能在合作社謀份長期工的營生,多一份收入。”春耕在即,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平原村村民周金玉忙著在合作社的大棚裏育甜菜苗,一點兒也不用操心家裏的300多畝地。
上海3月29日,首批兩隻新能源基礎設施公募REITs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標誌著基礎設施REITs市場大類基礎設施資産類型取得新突破,試點範圍進一步覆蓋到新能源領域。
北京豐臺站“中”字形屋頂上,“藏”著高效光伏發電組件,未來25年可以發電1.76億度,減排二氧化碳16.5萬噸。這也是本市交通基礎設施單體規模最大的分佈式光伏項目。
綠心公園的面積達11.2平方公里,城市副中心“兩帶、一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中,“一心”指的就是它。這裡曾坐落著東方化工廠、散亂污企業和村莊,短短數年,翻天覆地的變遷在這片土地上發生著。
這也標誌著我國REITs市場將迎來全國首批新能源REITs,為REITs市場注入全新的資産類型。
凜冽的寒冬,即使不開空調和暖氣仍能感覺室內溫暖舒適;窗外是主幹道,在室內辦公卻聽不到車水馬龍的喧嘩;門窗緊閉,也不會感覺空氣品質不佳……記者近日探訪北京多處超低能耗建築,發現節能環保的技術手段,正帶給人們更舒適的公共空間。
2月4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美麗河北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河北生態環境治理達到新高度,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基本建成。
海河南岸、外環線內,一座充滿野趣與生機的特色園林拔地而起,結構佈局初見雛形,這就是柳林公園。
北京1月4日,目前,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北區已正式入駐40余家企業,南區一期二期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2023年,大興區將以氫能示範區南區為試點,探索搭建以分佈式新能源為基礎的多能接入、多能互補園區能源服務體系,打造京津冀首個氫電耦合型零碳園區,形成可推廣、可借鑒的零碳園區系統解決方案。這是記者從4日召開的北京市大興區兩會上獲悉的。
歲暮天寒,擋不住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掘進、管片拼裝、渣土外運……12月20日,由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軌道交通6號線土建11工區內,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田園大道站施工現場,車站主體剛剛封頂;車站西側的盾構區間內,“奮進二號”盾構機已經始發,正全速推進;濟南東站盾構機接收井也在同步施工。
冬日的濱海新區,生機勃勃,跳動著上項目、抓産業的強勁“脈搏”。昨天下午,一場“百日攻堅”行動重點招商項目“雲簽約”在濱海新區拉開大幕。
昨天,天津首座“零能耗”被動式建築──中德天津大邱莊生態城展示中心正式建成。
11月30日,作為西北地區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西安東站30日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對提升西安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區位作用,支撐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對經濟的貢獻持續提升。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2.4%,拉動GDP增長2.1個百分點。
由中鐵建發展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張貴莊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日前正式開工建設。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