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期,廣州、深圳、長沙、泉州等地先後出臺多項樓市新政,涉及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調整普宅標準、公積金貸款比例上調、土拍限價放鬆、發放購房補貼等。
作為中國人居至高規制,府之奢雅,自古使然。
一線城市深圳迎來兩項樓市政策調整。
11月18日,中建智地府係大成之作北京國賢府迎來首開,現場人潮涌動、座無虛席,陸續湧來的購房者甚至讓項目分批新增了上百個坐席。
11月15日,廈門市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房地産市場相關政策的通知》,通知顯示,在思明區、湖裏區購買一手、二手商品住房,不再審核購房人資格,限售措施保持不變。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推出“以舊換新”購房政策,即購房者可先鎖定新房,再由仲介進行舊房銷售,或者由房企、第三方直接收購舊房,一方面可打消購房者“未賣不敢買”的換房顧慮,另一方面也打通了賣房買房全流程,部分城市同時還提供換房補貼,以期加快釋放住房需求。不過,從各地實際成交情況看,政策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需儘快打通交易中的多重堵點。
“現在是買房的好時候嗎?”近期,房地産市場仍處於調整變化之中,也加深了不少買房人觀望猶豫的心態。
11月2日,合肥迎來取消限價與搖號、恢復“價高者得”後的首次土拍,根據合肥土地市場網公示的結果,市區共有5宗地塊出讓,地塊共計成交金額約76.66億元。
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剛剛發佈《關於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
“深圳昨天二手房網簽量,好像是今年的峰值。”10月25日早間,深圳鏈家研究院院長肖小平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道。
換手機、換汽車,不少人可能已經習慣通過平臺以舊換新的操作。但如果是換房,也有途徑實現“買新賣舊一條龍”嗎?
北京10月24日消息 2022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8億,居家養老成為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選擇。家和社區,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重要的依託,如何滿足老年群體的適老居住需求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10月20日,據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消息稱,寧波市將啟動住房“換新購”,首批34個樓盤加入“買新賣舊”。
在房地産調控政策和秋季房交會的帶動下,我市房地産市場熱度攀升,房屋交易量大幅增長,項目售樓處到訪量、認購量創新高,成交數據反彈,接近年初小陽春峰值水準。據市房地産市場服務中心統計,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全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102套、11.5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3%、91%,特別是在新政帶動下,非我市戶籍居民購房佔比提升5.4個百分點,市場新增需求強勁。“雙節”後第一週,市場熱度繼續升溫,新房成交量環比增長近九成,二手房成交環比增長約1.7倍。
9月以來,房地産行業的各項支援政策在全國範圍內相繼落地,讓人們對政策效果的釋放情況充滿期待。
這個“十一”,作為“認房不認貸”政策出臺後的首個長假,北京樓市表現格外值得關注。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消息顯示,2023年9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同比漲幅擴大,二手住宅環比轉漲、同比降幅收窄;二三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有漲有降。
9月以來,全國已有超過66個省、市、縣出臺房地産調整優化政策,出臺政策頻次加快,從降首付、降利率、落地“認房不認貸”,到部分鬆綁或解除限購,市場反應到底如何呢?
10月7日,中指研究院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各地推盤積極性提升,同時企業加大項目優惠力度,項目到訪量較節前有所增加,但城市及區域間分化仍較嚴重,除核心城市或成熟區域樓市熱度較高外,整體成交量表現一般。
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長假,樓市表現如何?中指研究院10月7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國慶假期期間(9月29日-10月6日),35個代表城市的日均成交面積較去年國慶假期下降兩成左右,上海、廣州等地購房意願開始回升,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市場表現平穩,新政效應仍有待觀察。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