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曾幾何時,為維護住宅價格的穩定,多地在土地拍賣時普遍執行“限地價”的政策。如今,隨著市場進入深度調整,土拍重回“價高者得”的規則。
11月7日,針對“北京擬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價上限”的消息,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其官方微網志發佈回應表示,北京“取消地價上限”為不實消息。
2023年以來,房地産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從源頭的土地市場,到終端的客戶需求,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8月24日成都土拍採用“限價競買+抽籤競得”的方式進行拍賣,共出讓15宗地,核心主城區有8宗,新六區有6宗,新津區有1宗。
8月1日及2日,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成功出讓第二批集中供地剩下的9宗,總土地出讓金238.16億元,成交樓面均價31407元/㎡,9宗地塊中4宗封頂搖號,1宗底價成交,土拍熱度較第二批第一次出讓有所下降。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分析師周巍女士在8月1日下午的“中指市場形勢及企業研究成果分享會”中,對2023年7月土地市場進行總結,並對近期市場變化作出解析。
時至年中,上市房企的“交卷”時刻再次到來。近日,國家統計局及多家機構相繼發佈上半年房地産市場銷售數據。
88家房企搶一塊地、最低中簽率僅2.1%、底價成交頻現、流拍現象仍存……近日,土地拍賣市場局部高熱與部分城市土地拍賣表現冷淡同時出現。當前,土拍市場有什麼新變化?反映了什麼問題?下半年土地拍賣市場走向如何?
88家房企搶一塊地、最低中簽率僅2.1%、底價成交頻現、流拍現象仍存……近日,土地拍賣市場局部高熱與部分城市土地拍賣表現冷淡同時出現。當前,土拍市場有什麼新變化?反映了什麼問題?下半年土地拍賣市場走向如何?
融資端僅利好部分優質房企,行業資金壓力猶存。
北京6月1日,受各地供地“減量提質”影響,今年以來中國主要城市土地成交規模下滑,但地價明顯上漲。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截至5月23日,22城2023年涉宅用地合計推出343宗,較去年同期減少210宗,規劃建面3065.5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44.2%;成交267宗,較去年同期減少115宗,規劃建面2380.1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33.4%,成交樓面價1470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3.4%,平均溢價率8.2%,較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土地出讓金3498.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8%。
5月18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聯合發佈了《2023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資本市場物業板塊表現較為疲弱,前10個月一直處於震蕩下行通道之中,11月隨地産政策利好出臺,下跌趨勢被打破,出現一波較為明顯的上漲,隨後至今盤整。在此背景下,物業服務企業市值等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分化,企業也不再追求盲目擴張,轉而更加注重有品質的發展,優秀上市公司把握髮展機遇,結合自身實際,拓寬服務邊界,補齊服務業態,夯實基礎物業服務能力,在行業整體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持續調整發展戰略,順勢而為,備受投資者關注。
今年以來,各集中供地城市土拍有條不紊推進。5月11日,成都進行5月首場土拍,6宗宅地全部成功出讓,其中主城區2宗宅地觸頂搖號成交,至此,成都今年正式公告的35宗宅地,已經成交23宗。放眼其他集中供地城市,廣州、上海、無錫等地已完成今年首批次集中供地出讓。
2023年4月百城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穩中趨降,房價上漲動力略顯不足
2023年4月百城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穩中趨降,房價上漲動力略顯不足
“三道紅線”自發佈至今已有將近三年之久,2022年房地産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房企生存難題日益凸顯,部分房企爆發流動性危機,大型房企猶不能倖免,活下去成為行業的重要共識。
2023年一季度,房地産銷售迎來重要轉折。
奧體建設·雲尚紫薇建面約182㎡稀缺洋房平層大宅加推在即。
1月10日,房地産諮詢機構仲量聯行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上海房地産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按照仲量聯行的監測數據,住宅市場方面,全年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4%,項目表現分化加劇,高端一手商品住宅項目價格小幅上漲。辦公樓市場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市場整體的租賃需求仍顯謹慎,全年租金同比持平。長租公寓方面,租賃需求保持穩健,同時長租公寓受到投資者追捧,2022年全年大宗成交總數74宗中有15宗均為長租公寓。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