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在已經過去的2021年,房地産行業經歷了諸多變化,市場預期下行、開發商流動風險加劇。在此背景下,企業的資金安全備受關注,長實集團超低的負債率為其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3月16日下午,長江基建集團發佈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長江基建集團發展穩健,營收、溢利穩步增長,各地營運業務表現理想。
長江和記實業2020年上半年1899.42億港元的收益總額中,中國內地收益達到149.32億港元,中國香港收益達到187.1億港元,在中國的收益總額達到336.42億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的17.71%。
對於長江基建而言,大宗交易買賣僅是市場行為。
李嘉誠早在1999年就開始佈局澳洲。
長和係20日晚間公告稱,FIRB條例項下的不反對書面通知之先決定條件不會完成。信託計劃項下之此項條件未能由競投公司或目標公司負責實體所豁免。
也是長和係歷來金額最大的交易。
李嘉誠行將退休的傳聞,在本月初再度升溫。
11日訊,據萬達集團官網消息,9月8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香港拜會前特首董建華先生。
11日訊,據萬達集團官網消息,9月8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香港拜會前特首董建華先生。
李嘉誠麾下長實地産(01113.HK)8月3日發佈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達298.63億港元(約合25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8%;股東應佔凈利144.10億港元(約合123.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7%。投資物業重估前之溢利則為港幣94.8億元(約合81.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加14%,物業銷售總額則超過港幣400億元。
李嘉誠動用了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長實地産、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收購澳大利亞電力分銷商和管道運營商Duet集團,以求開拓澳大利亞的基建、能源業務。
2016年10月26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地産有限公司(下稱“長地”,01113.HK)宣佈以200億元人民幣拋售上海世紀匯廣場。這是李嘉誠至今在內地單筆出售金額最大的一個商業項目。最近幾年,他一改常態,不斷拋售內地物業,這引發了各種猜測和關注。
剛剛在上海200億元出售浦東世紀匯廣場的李嘉誠再傳套現消息,昨日有市場消息稱,長實地産此前出售的香港中環中心75%權益已臨近最後拍賣,最終將以357億港元的價格售予中資機構,預計長實最快11月初將公佈交易詳情。香港著名財經評論人黃立衝表示,一方面受近期人民幣貶值影響,另一方面與李嘉誠下一代受英美文化影響有關。從2013年套現開始以來,李嘉誠已經從房地産領域撤出資金近800億元。
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的消息公佈之後,全球金融市場連日來受到波及。而在這波黑天鵝事件事件中,香港首富李嘉誠成了最“受傷”的華人。
英國博彩公司必發(Betfair)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有60%的可能留歐,脫歐則為40%。但這樣的概率對於商人而言是沒有意義的,哪怕只有1%的可能,英國脫歐一旦成為現實,都會對他們産生不小的影響,特別是已經將戰略重心轉移至英國的香港首富李嘉誠。
“今年做生意在很多方面都要更加努力,不然很難做。香港的樓價升10%或跌10%都是平常事。”長和係主席李嘉誠在1月7日的集團週年晚宴上説道。1月8日,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稱,李嘉誠表示,今年香港的經濟轉差,目前香港的進出口行業、零售業、酒店收入均走弱。在談及香港的樓市時,李嘉誠稱,房價取決於願意買房者的數量和建房數量,要作出一個平衡。有需求樓市自然上升,經濟轉差需求減少,樓價自然會降低,“這很平常”。
收購英國電信運營商O2股權遭歐盟反壟斷調查、購義大利電訊計劃告吹、收購法國一家視頻公司被政府“婉拒”……將重心撤離內地後,李嘉誠“碰壁”的事可不少。
11月25日,長江電建收購電能實業失敗一事,長江基建發言人表示:“我們對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未能成功合併感到可惜。結果顯示一半電能實業獨立股東贊成,雖然未獲通過,建議實為 bona fide 真誠的方案。長江基建將貫徹持續增長的策略,在現有的基建投資組合及財務基礎下,繼續致力尋求新擴展機遇。”
11月25日,長江電建收購電能實業失敗一事,長江基建發言人表示:“我們對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未能成功合併感到可惜。結果顯示一半電能實業獨立股東贊成,雖然未獲通過,建議實為 bona fide 真誠的方案。長江基建將貫徹持續增長的策略,在現有的基建投資組合及財務基礎下,繼續致力尋求新擴展機遇。”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