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2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共錄得74宗、共計750億元大宗交易,其中上海仍是大宗交易最活躍的市場,成交金額突破300億元。
2022上半年中國內地共錄得74宗、共計750億大宗交易,同比分別下降31%和24%。
國際房地産服務及諮詢公司戴德梁行21日發佈北京大宗交易市場情況顯示,2022年上半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共錄得12筆成交,總成交金額為99億元,其中寫字樓仍是市場成交主力。
2022年上半年,深圳共錄得了9宗大宗交易,交易總額為人民幣51.7億元。受疫情影響,交易額同比和環比均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一定活躍度。
近日,多家商業地産機構發佈上海物業市場202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包括上海在內的市場活躍度有所降低。高力國際的報告預計,被壓抑的市場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得到釋放。仲量聯行華東區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商業地産部總監張靜表示:“疫情對整體市場影響明顯,但上海經濟基本面仍顯韌性,我們預計2022年下半年大部分物業市場將迎來復蘇。”
國際商業地産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6日發佈的《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房地産市場回顧》稱,一季度北京物業投資市場僅達成兩筆大宗交易,交易總額為17.7億元人民幣。這是2016年以來北京首次出現單季大宗交易額低於20億元。
3月29日,陽光城發佈公告稱,董事何媚、林貽輝、廖劍鋒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票合計1,710.5萬股,成交價格為3.59元,成交金額6140.70萬。陽光城表示,三位董事減持所得的資金將全部無息借給上市公司,資金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産運營、項目交付、債務償還等。
3月16日,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系統顯示,北京大興中駿金輝·未來雲城項目完成一項大宗交易,簽約金額18.7億。創下北京開年單體項目單日網簽金額最高記錄。
全球性商業地産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2日發佈的《中國2022年投資者意向調查》顯示,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商業地産的長期信心增強,再創2016年首次調查以來的新高。
全球性商業地産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2日發佈的《中國2022年投資者意向調查》顯示,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商業地産的長期信心增強,再創2016年首次調查以來的新高。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説,房地産行業進入“黑鐵時代”。過去一年,房企銷售下滑,融資收緊,債務風險頻發。在行業寒冬之下,不少房企紛紛躺平,土地市場暫停拿地,債務市場延期兌付。即使如此,仍有企業積極尋求發展。
2月17日,新大正發佈公告稱,公司的特定股東羅渝陵女士因個人資金需求擬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9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5531%,減持期間自減持計劃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後的三個月內。
2月7日晚間,陽光城(000671.SZ)發佈公告,該公司公開發行的總規模為60億元的債券停牌並調整交易方式。
2月7日晚間,金科股份公告稱,收到黃斯詩的通知,其已通過二級市場分別以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1月25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稱,2021年收並購交易金額回升至疫情前水準,同比增長21.3%,宗數持續降低14.0%。具體來看,境內房地産公司作為買方涉及的交易金額約2836.4億元,同比增長21.3%;完成的收並購約有221宗,同比下降14.0%。
由於多個重點板塊進入新一輪的供貨期,2021年廣州寫字樓市場迎來供應大年,供應量突破百萬平方米,創近5年新高。成交量也大幅走高,年成交錄得近5年的次高位。
1月7日,房地産經紀企業我愛我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00560.SZ)發佈《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計劃的預披露公告》。
2022年1月6日,中國寫字樓産業園發展論壇第十八屆年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成功舉辦,主題為"變局與破局:商業地産的下一個十年"。
12月29日,陽光城(000671.SZ)發佈公告,該公司控股股東福建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與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和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擬簽署補充協議。
險資入股房企已是司空見慣,很多大房企的背後,都有險資的身影。但是今年以來,包括萬科、金地集團、華僑城、金融街在內的多家企業遭遇險資減持,這在往年很少見到。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