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中共滁州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獲通過,《建議》在“堅持優化國土空間佈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部分提到,“加快推進來安、全椒撤縣設區”,“支援定遠、鳳陽撤縣改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快車道”上謀求融入南京都市圈、對接大江北的滁州全椒,在迎來“撤縣設區”重大利好後,一個全新的時代機遇已然到來。
近日,《中共滁州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獲通過,《建議》在“堅持優化國土空間佈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部分提到,“加快推進來安、全椒撤縣設區”,“支援定遠、鳳陽撤縣改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快車道”上,謀求對接大江北、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滁州全椒,在“撤縣設區”工作推進下,將會迎來哪些新的變化?
自去年“縣改市”開閘後,已經有至少13個縣改市獲批。
根據民政部數據,全國市轄區數量從2000年的787個增至2014年的897個,縣級市則從400個下降到361個。
進入4月後,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密集批復四川省隆昌縣、貴州省盤縣、陜西省神木縣、湖南省寧鄉縣、浙江省玉環縣和河北省平泉縣六個地方撤縣設市,標誌著時隔20年多後,撤縣設市重新開閘。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就撤縣設市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任何經濟體的增長模式都是由消費、出口和投資三種方式組成,這被稱為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然而,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趨勢的背景下,出口和消費這兩輛“馬車”都力量薄弱,拉動經濟增長只能靠投資,而投資的最大“引擎”就是城鎮化。近來,新一屆政府不斷強調,“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城鎮化發展涉及就業、住房、醫療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投資保障,這實際上暗示中國未來投資在總量上穩健、在方向上調整的可能。由此可見,城鎮化將會成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自沉寂16年之後,“縣改市”借“新型城鎮化”之名,再次高歌猛進,大有捲土重來之勢。據統計,至少有138個縣醞釀撤縣設市,廣東、貴州、雲南和陜西4省就有60多個縣提出撤縣設市。
自沉寂16年之後,“縣改市”借“新型城鎮化”之名,再次高歌猛進,大有捲土重來之勢。據統計,至少有138個縣醞釀撤縣設市,廣東、貴州、雲南和陜西4省就有60多個縣提出撤縣設市。
一位政府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根據正在制定的城鎮化規劃,國家級城市群會增加2個,加上已有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國家級城市群,未來國家級城市群或將達到5個。
儘管全國城鎮化會議的召開時間一再推遲,城鎮化的總體規劃綱要也仍未揭開面紗,不過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重要載體這一方向已基本確定。
16年冰封或解凍,在城鎮化如火如荼之際,凍結了16年的“縣改市”熱潮有捲土重來之勢。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