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産主辦第十四屆地産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産紅榜在北京舉辦,論壇以“家·國”為主題,把脈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新趨勢,求索房地産行業新形勢下的發展之路。
我們要始終保持對行業、對業主、對同行等相關方的敬畏之心,始終緊跟國家政策走向,不斷建言獻策,不斷更新理念。
物業公司如何提前謀劃並進行佈局與探索,已經成為物業行業價值呈現及社會地位能否進一步提升的重要破局點。
“千頭萬緒的事,説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新時代首都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人民生活幸福”。北京市委市政府牢記“國之大者”,用一根熱線“繡花針”,穿起民生“萬根線”,落細落小、多辦實事、辦好實事,將黨的工作融入萬家燈火,把黨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撬動了一場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變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二十大之後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深入總結了2022年經濟工作,全面分析了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系統部署了2023年經濟工作,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舉措。
近日,我行響應《通知》文件要求,啟動與綠城中國、濱江集團(002244)、杭房集團等房企的戰略合作,意向性授信額度超200億元,我行將會同合作房企在房地産項目貸款、預售資金保函、債券承銷與投資、居民按揭等方向開展多元業務合作,全方面落實房地産長效機制。
穩定房地産企業開發貸款、建築企業貸款投放,支援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繼續推進並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支援包括房地産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在此前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基礎上,針對商業銀行推出“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支援優質房地産企業合理使用預售監管資金……近日來,多部門集中出臺多項有力度、有針對性的舉措,促房地産融資平穩有序。
8月8日-11日,以“創造未來 尋求破解之道”為主題的2022博鰲房地産論壇在廣州召開。
8月8日-11日,以“創造未來 尋求破解之道”為主題的2022博鰲房地産論壇在廣州召開。
近年來,自建房倒塌事故時有發生,教訓深刻。日前,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強調,要盯緊盯牢關鍵環節和重點任務,聚焦3層及以上、人員密集、違規改擴建的經營性自建房,加快推進排查整治。
近年來,自建房倒塌事故時有發生,教訓深刻。
首都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以綠隔為主體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是關鍵一環。近日,《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減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復,繼核心區建設和副中心建設之後,全面譜寫總規實施的第三篇章。記者從市城鄉辦獲悉,《行動計劃》集中梳理確定了近200個項目,預計較2020年持續壓減城鄉建設用地,將一綠綠色開敞空間提至約43%,二綠提至約66%,補強居住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短板。
當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高速發展的階段,需要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更新換代。而在高速城鎮化過程中,房地産支柱産業地位不會動搖,可以説工業化和城鎮化必然會推動房地産行業的發展。
2021年是房地産行業的轉折之年。屢經調控之後,房地産告別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桿、高負債、高增長”的“三高”模式,回歸理性的發展航道。在行業面臨調整和陣痛之時,個別房企接連“爆雷”,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雖然2022年樓市政策暖風徐徐襲來,但市場還在回溫的路上。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房地産市場回升態勢會更加明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市場會回暖,但不會像前幾輪調控那樣出現“過山車”式的冷熱擺動。
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産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重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近年來,農村自建房事故時有發生,部分農村自建房隨意改擴建、隨意改變用途等,帶來不少安全隱患。針對這一問題,住建部對全國範圍內的農村自建房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農村自建房安全宣傳工作。
一本房産證,既關乎居民內心的幸福,也與落戶、上學、房屋買賣等實際利益息息相關。從“接訴即辦”“有一辦一”,到“主動治理”“未訴先辦”,越來越多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産登記難題逐步化解。
“穩”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突出的關鍵詞。中國證監會如何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年的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將圍繞哪些重點展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指出明年證監會工作將圍繞“穩字當頭”“改革攻堅”兩個關鍵詞開展。
偽造證據、捏造事實、惡意串通……出於逃避樓市限購、限售等目的,虛假房屋買賣訴訟時有發生。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