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為總結提煉新冠疫情防控做法,推廣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補齊公共衛生環境和城鄉環境衛生設施短板,提升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營造乾淨、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從源頭上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印發《關於補齊公共衛生環境設施短板 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要求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從昌平區城管委獲悉,全區已啟動今年新一輪背街小巷整治,將完成66條背街小巷治理。未來三年,昌平預計完成202條背街小巷整治。結合區域功能、歷史風貌,昌平還將開展背街小巷精細化設計,組織“精品宜居街巷”“首都文明街巷”等評選。
自2023年2月份起,首都環境建設管理辦圍繞“接訴即辦”和主動治理(400分)、小衛星監測和視頻監控(300分)、督導檢查(200分)、監督執法(100分)四個方面,採取千分制扣分開展考核,並按綜合考核得分進行排名。
合肥4月13日,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安徽省將“口袋公園”建設作為優化城市綠地佈局、拓展綠色公共空間的有效抓手,努力將更多的綠地建在群眾身邊。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今年計劃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
近日,石景山區啟動新一輪環境精細化治理,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區105條背街小巷治理,改善群眾身邊環境品質。
27日從瀋陽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瀋陽市正式下達2023年第一期城建項目投資計劃,共安排項目284個、計劃投資254億元。
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和2022年工作的同時,還明確了未來五年南京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以及今年將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
“道路平整了,墻面乾淨了,停車位多了……”細數著小區的變化,貴州貴陽市烏當區新創路街道金穗園小區居民吳燕高興地説。
12月27日,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加大城鄉建設力度,提升城鄉社區綠化水準、改善雨污分流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精準管理,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2022年,沈北新區地區生産總值歷史性突破40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2%,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增長3%,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3%。全區經濟運作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北京市城管委近日發佈《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照明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將實施13項城市照明重點建設項目。北京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高品質雙碳發展,保障夜間出行安全,促進夜間繁榮,呈現“莊重大氣的政治中心、古今交融的文化中心、壯麗有序的國際交往中心、簡潔高效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夜景風貌,塑造大國首都、國際一流、和諧宜居的夜間光環境品質。
5年來,本市在城市管理、城市面貌的改善方面下足了功夫,環衛作業逐漸由人工掃保向機械化、智慧化轉變。
《中央文明辦關於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通報》下發,在全國文明城區(29個)年度測評中,北辰區、西青區由於創建成績優異受到通報表揚。
6月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發佈《貴州省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提到,要落實降低首付比例政策,創新使用公積金對商業貸款進行貼息,取消兩次住房公積金貸款須間隔12個月及以上的限制。
2月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佈2022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貴州今年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之一是全力穩投資促消費,發揮有效需求拉動作用。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挖掘釋放有效需求,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和消費基礎作用。
2月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佈2022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
在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有一座近萬平方米的“活力匯”成為健身休閒打卡地。這裡有籃球、羽毛球、網球等體育場地,于2021年6月投用。
成都市金牛區地處城市上風上水的西北部,這裡水系發達,風景如畫,受古蜀文明熏染和富饒川西平原福蔭的同時,無數的金牛建設者以勤勞和智慧經營這一方熱土,讓她成為耀眼的天府明珠。
拆違騰出的體育公園內,突然多了幾排口罩、外套掛鉤;街邊原本孤零零無遮擋的座椅,特意增建了遮雨涼亭和家風家訓語錄墻……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為背街小巷啟動動態治理,在細節處做“民生加項”。年底前,城市副中心老城區範圍內81條背街小巷將全部完成“精治類”精細化提升。
宜春市袁州區化成街道江軸西區是老舊小區,生活設施陳舊落後,居民在小區改造中“點單”,希望修建休閒涼亭。江軸社區居委會召集小區業委會負責人和樓棟長、黨小組長開會,就涼亭的選址、樣式等徵求居民意見,涼亭修好後受到居民好評。2019年以來,宜春市啟動了405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目前已有198個小區完成改造,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