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從安徽省潛山市人民政府獲悉,近年來,潛山市棚改項目推進和房地産市場發展較快,但自2021年初以來,房地産市場呈現房價高、交易量大幅度下滑態勢。7月25日,潛山市住建、發改、司法、人社、資規、農業農村、金融、網信、徵收、銀保監、公積金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潛山市關於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6月房地産行業月報》。報告指出,繼5月寬鬆政策井噴出臺,6月政策鬆綁的力度和頻次都有所減緩,政策放鬆仍以限購、限售為主,對限貸的放鬆未進一步推進,且出臺“三限”政策放鬆的城市數量減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轉而通過降低落戶門檻,推動房票安置的方式間接的促進需求入市。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超180省市出臺近500次樓市調控新政,內容多涉及降利率、降首付、購房補貼、稅費優惠、多孩家庭住房支援等方面。近日來,各地政策仍在持續出臺,“團購買房”、房票安置、公積金“一人購房全家幫”等新政成為市場關注熱點。
三四線土地成交規模同比降21%,百強投資比例降至低點
土地是房企生存發展的重要“儲備糧草”。當下,一方面受限于市場新形勢下資金承壓、去杠桿壓力等原因,房企佈局三四線城市投資越發謹慎;另一方面,在市場下行和集中供地催化下,房企更傾向在利潤高、抗風險能力強的核心一二線城市進行土地儲備。
當下,一方面受限于市場新形勢下資金承壓、去杠桿壓力等原因,房企佈局三四線城市投資越發謹慎;另一方面,在市場下行和集中供地催化下,房企更傾向在利潤高、抗風險能力強的核心一二線城市進行土地儲備。
2022年的進度條過半,上半年的樓市也經歷了不少意料之外的波折與調整。隨著寬鬆政策的逐漸加碼,樓市也在這個6月的夏天感受到了復蘇回暖的氣息。
從城市市場情緒指數看,2022年6月50城市的市場情緒指數仍分佈在市場平穩區間、市場觀望區間、市場低迷區間3個區間,城市個數分別為2個、37個、11個,本月,各區間城市數量均較上月無變化。
6月份以來,隨著全國多城疫情形勢得到良好控制,前期出臺的寬鬆政策逐漸發酵,因疫情積壓的市場需求也開始逐步釋放,6月市場端呈現明顯的積極變化,購房者觀望情緒有所緩解,市場情緒繼續回升。
2022年的進度條過半,上半年的樓市也經歷了不少意料之外的波折與調整。隨著寬鬆政策的逐漸加碼,樓市也在這個6月的夏天感受到了復蘇回暖的氣息。
繼五月多城樓市新政的密集出臺,房地産又迎來了救市新對策——“房票”。與限購、限貸、限售等限制性政策鬆綁不同的是,“房票”垂直定向於棚改居民。
當前,樓市下行的壓力仍在持續,國內多數城市去庫存攀升,樓市又一次進入高庫存時代。
作為出臺“房票”政策的首個省會城市,鄭州的“房票”政策推出以來備受關注。事實上,鄭州並非首個“敢吃螃蟹”的城市。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以來,全國已有超10個城市陸續出臺針對棚戶區改造的“房票”政策,包括河南信陽、四川宜賓、浙江麗水以及江蘇的常熟、江陰、南京市溧水區等。那麼,上述城市的“房票”政策各自特色是什麼?出臺這一政策背後的原因何在?
繼放鬆限購、限貸等常規購房支援政策後,近期多地穩定房地産市場又出現了新花樣,多地“房票”再現江湖,有房企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更有傳言稱某地將買房納入年度考核,“惡意不買房”要被約談。
在降低首付、放開限購限售的同時,“房票”安置政策重出江湖,多地出臺相關政策以期拉動市場需求並加快推進房地産行業復蘇。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至少20城探索實施“房票”政策。
在降低首付、放開限購限售的同時,“房票”安置政策重出江湖,多地出臺相關政策以期拉動市場需求並加快推進房地産行業復蘇。
近來,全國各地陸續推出了房票安置政策
6月22日報道,“歡迎回到七十年代?!”近來,“房票”一詞再度現身河南鄭州等地的房地産政策之中,讓不少網友直呼有種穿越到上世紀的感受。
6月20日,鄭州針對棚戶區改造的“房票”安置政策的“靴子”終於落地。8%資金獎勵、全市選房、不計入限購、減免稅收……鄭州“房票”安置政策以種種優惠舉措吸引著被徵收人,在傳統安置房、貨幣化安置和房票安置三軌並行的情況下,“房票”的接受度會高嗎?是否將成為鄭州樓市去庫存的良藥?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