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8月24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印發《關於支援平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助力營造寬鬆、有序、公平的發展環境,提升常態化監管水準,引領平臺經濟高品質發展。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2023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15,365件,解決497,142件,投訴解決率80.7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064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9,782件,加倍賠償金額336萬元。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諮詢58萬人次。
8月11日上午,“百家裝企惠齊魯·放心裝修消費齊魯行”暨新黃河《放心消費》欄目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啟動儀式上,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濟南市商務局、新黃河·濟南時報及山東省裝飾協會相關領導致辭,為“綠色環保裝修進萬家/放心消費在山東”優秀家裝企業授牌。
“6·18”電商大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您在直播間“剁手”了什麼?“6·18”首輪大促期間,知名主播羅永浩在“交個朋友”直播間以6.18折的優惠價賣出一套房子,折後總價205.23萬元,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是開發商真的讓利了,還是一個噱頭、一場作秀?直播間購房如何避免“買房一時爽,收房兩行淚”?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五一”小長假即將開啟,各地促消費活動也進入了倒計時。從文旅局長們的“花式出圈”,到“燒烤專列”的整裝待發,再到酒店民宿的一房難求,人們積攢已久的消費需求正蓄勢待發。
家裝消費看似是家事,實則是民生工程,關乎千家萬戶,關乎消費者幸福感。
受購房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近期,湖南二手房交易市場成交量放大。為使消費者對二手房交易有更全面的了解,科學理性消費,減少消費糾紛,4月7日,湖南省消保委發佈二手房交易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二手房時多長一個心眼。
1月17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落到位。
2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151912件,解決915752件,解決率79.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7767萬元。
近年來,家庭裝修糾紛逐漸增多,糾紛解決難度也逐漸增加。為了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江蘇省無錫市消保委與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加強協作,通過訴調對接的方式共同調解裝飾裝修糾紛。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消保委成功調解了一起因購房引發的消費糾紛,經調解,房産公司退還消費者定金。
8月4日,天津市發改委官網發佈了《市發展改革委關於對天津市關於促進消費恢復提振的若干措施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
買房時,購房者最需要注意的事情莫過於簽訂購房合同。近日,江蘇省江陰市消保委顧山分會成功調解了一起購房消費糾紛。
被認為顛覆傳統二手房交易模式的“單邊代理”機制,在深圳推出以來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被認為顛覆傳統二手房交易模式的“單邊代理”機制,在深圳推出以來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中消協發佈《2021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部分房地産領域經營者仍未擺脫賣方市場思維,仍在利用自身強勢地位,通過各種手段“壓榨”消費者以圖牟利。面對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相關經營者應當轉變經營理念,以品質求發展,向服務要效益,立足長遠發展,摒棄短視行為,嚴格落實相關法規。
報告顯示,居住需求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消費需求之一,通常也是單筆支出最大的消費。普通消費者由於商品房交易頻次少,相關知識比較缺乏,而房産交易中又關聯金融等多個行業,使得商品房交易問題複雜化,消費者通過買賣商品房實現居住需求的同時,也經常發生消費糾紛。
中新經緯11月2日電 中國消費者協會2日在其網站發佈商品房投訴情況專題報告,梳理買房五大“避坑”指南。
8月24日,由北京市住建委起草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對長租公寓監管、租金貸、網路房源發佈、群租房等熱點問題予以規範。其中特別提出,當租金快速上漲時,主管部門可以採取措施調控住房租賃市場。這也是繼住建部公開住房租賃條例後,首部公開的地方版住房租賃條例。
退改糾紛、大數據“殺熟”、限制交易條件、霸王條款、不合理低價遊、捆綁搭售……當下,線上旅遊問題不少。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