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國務院新聞辦7日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介紹,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財政部今年以來研究出臺了一批針對性強的新措施,並積極謀劃了一批儲備政策,著力系統打出一套稅費政策“組合拳”,實打實支援企業紓困發展。
自日前召開的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部際協調小組第五次會議獲悉,小組成員單位推出一系列舉措,為區域人才一體化發展按下“加速鍵”。
大華進京首作,朱辛莊028地塊定名大華·啟宸府。海派房企上海大華圍繞高品質城市運營、以“五感”品牌基因,打造品質生活、致敬高知客群。
廣州8月11日,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11日在政策解讀會上表示,開展“四化”平臺賦能專項行動,推動民營企業向“四化”轉型,即推動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網路化協同、智慧化改造和綠色化提升。
7月7日,住建部網站7日發佈《關於紮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提出,健全城市更新多元投融資機制,加大財政支援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提供合理信貸支援,創新市場化投融資模式,完善居民出資分擔機制,拓寬城市更新資金渠道。
6月26日上午,“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成就專場舉行。市委外辦、市政府外辦主任熊九玲介紹,北京市緊緊圍繞“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國際交往中心”這個目標,牢牢扭住“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服務首都高品質發展”兩條主線,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徵、中國特色、北京特點的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之路,在五個方面實現了明顯提升。
南京百水工業園地塊保障房一期項目A地塊作為觀摩工程,為來自全國建築領域的專家們展示了建造過程中的先進技術和典型做法經驗。
“對中國經濟我是充滿信心的。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有四個方面的紅利有待釋放。”6日,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提到,只要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市場紅利、人才創新和資本市場紅利,以及開放紅利,必將能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5%以上。
4月23日,《長沙市關於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正式印發,從五個方面推出23條措施,拿出真金白銀、真材實料、真心實意,為長沙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添加幹貨滿滿的“助推劑”。
2022年遠洋集團多項ESG評級獲得內地房地産企業最高評級,ESG表現受多方高度認可。
天津3月27日,天津東疆綜保區管委會與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人社局三方聯手打造的“東疆之星”高成長基地揭幕。“東疆之星”高成長基地共1.5萬平米,位於天津中心城區,將整合天津市科技、人才和創新三方主力的優勢資源,打造創新創業企業的孵化“夢工廠”。據悉,該基地已有近八成被企業簽約入駐。
春節旅遊餘熱尚存的山西太原,于14日召開“中國·太原文化旅遊推介招商大會”,意在通過整合文旅資源、出臺優惠政策、建設文旅項目等一系列舉措,讓旅遊市場持續升溫。
春至海河西岸,蓬勃生機涌動。打造中央商務區小白樓片區、泰達大廈“變身”國際航運中心大廈、建設“一刻鐘綜合服務圈”……今年,河西區錨定建設經濟強區、打造品質之城的目標,開局爭先,實幹為要,力爭早日把“施工圖”變為“實景圖”。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圍繞這一重點任務,中央各部委謀新策、出實招。“新華視點”記者從中央部委近期召開的工作會議及相關採訪中梳理了相關重點。
隨著政策的發酵和疫情對市場影響的不斷減弱,2023年天津樓市迎來了良好的開端,開年首月過半,供需兩端的熱情已經傳導到整個樓市。
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和2022年工作的同時,還明確了未來五年南京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以及今年將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
上海1月9日,在“地少人多”的上海,如今涌現出不少“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市空間中,“穿插”著綠意盎然、星羅棋佈的口袋公園,讓上海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1月1日,河南鄭州滎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關於印發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試行)》(簡稱《通知》),《通知》從支援合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場供給、加大信貸融資稅收支援、推進安置房建設和轉化、優化房地産市場環境五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促進該市房地産市場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多手段緩解購房者經濟壓力與心理壓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3年經濟工作,提出“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