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曾幾何時,為維護住宅價格的穩定,多地在土地拍賣時普遍執行“限地價”的政策。如今,隨著市場進入深度調整,土拍重回“價高者得”的規則。
11月18日,據大方縣人民政府官網,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近日發佈關於徵求《大方縣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徵集意見時間為2023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
11月7日,針對“北京擬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價上限”的消息,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其官方微網志發佈回應表示,北京“取消地價上限”為不實消息。
自7月底住建部發聲後,多地跟進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如鄭州、南昌、揚州等相繼出臺了房地産系列政策,從政策內容來看,集中于鬆綁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優化“認房認貸”,公積金貸款政策放寬等方面。
近日珠海一房企“五折賣房”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據媒體報道,珠海市的金灣·寶龍城項目“五折賣房,2021年該樓盤最高備案價2.8萬元/平方米,近日開發商打折賣1.4萬-1.5萬元/平方米。
土地供需兩端持續收緊,成交規模創新低,樓面價創新高。
近日,2023年天津首輪集中供地剛落下帷幕,所推出的6宗地全部成交。
2022年財政收入小幅上升,上海仍為全國財力“領頭羊”
2023年伊始,來到楊浦濱江遊玩的市民張先生發現一個細節:江岸隨處可見的飲水機,被設計成3個高度,無論是孩童還是乘坐輪椅的殘障人士,直飲都非常方便。
1月6日,波哥聊樓市之2023年十大趨勢發佈會線上上啟動。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以“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為主題解讀“2023年樓市十大趨勢”。
年末全國再迎集中供地小高峰,多個城市陸續發佈或完成四、五批次集中供地。天津四批次土拍也將於2022年12月19日開啟。
由於房地産下行時間過長,硬著陸風險不斷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經濟形成拖累。為防範地産行業硬著陸後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近期中央多部門出臺放鬆和支援政策,以更大力度應對下行壓力。
由於房地産下行時間過長,硬著陸風險不斷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經濟形成拖累。為防範地産行業硬著陸後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近期中央多部門出臺放鬆和支援政策,以更大力度應對下行壓力。
2022年進入年末,天津市即將迎來第四批次集中供地土地摘牌。與去年推行三次集中供地計劃不同,今年多個城市公佈第四、五批次集中供地的相關資訊,供應量將在年末迎來翹尾。
8月8日-11日,以“創造未來 尋求破解之道”為主題的2022博鰲房地産論壇在廣州召開。
2022年8月1日,天津市二批次土拍平淡收場,9宗地塊均底價成交,有2宗流拍,成交總金額82.009億元,成功出讓土地面積約782768㎡。
據天津市住建委網站消息,日前,天津市住建委發佈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結合該市限價商品住房實際情況,擬定了《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關於限價商品住房申請和銷售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自2022年7月1日起,天津全市停止受理限價商品住房資格申請;自2022年10月1日起,天津全市停止限價商品住房銷售。
國展西“配套先行”,區別於其他新板塊,配套先於板塊啟動,從區域規劃開始,到交通、教育等多線齊發,讓國展西板塊一經入市,便賺足了眼球。自規劃起已2年時間,現在的國展西究竟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天津首批30宗土地將在4月底集中摘牌!在供地底價下調、供應面積減少的背景下,2022年天津土地市場開年階段性任務能否完成?集中供地規則是否發生新的變化?
房地産經過二十多年的粗放式發展,不論是1.0時代的囤地囤貨模式,還是2.0時代的高週轉、高杠桿模式,都已經難以為繼。土地紅利、人口紅利、金融紅利等能帶來行業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減弱。企業自身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這些自內而外、破繭化蝶的“慢變數”的集聚,正在成為引領房地産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