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上半年,房地産市場經歷了太多“週期之外”的波折,令原本就處於下行趨勢的市場更加迷霧籠罩。尤其受疫情反覆影響,使得本就低迷的房地産市場“雪上加霜”。4~5月各地密集鬆綁政策穩定樓市,使得市場整體供求開始有了復蘇徵兆。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全國房地産行業數據顯示,房企拿地意願仍不高,今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5.7%。而從5月的土地市場來看,重點城市迎來集中供地,廣州、蘇州首輪集中土拍收官,廈門、福州及北京開啟第二輪集中土拍。因此,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環比上升,但同比不及去年同期,整體溢價率走低,流拍不斷出現。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全國房地産行業數據顯示,房企拿地意願仍不高,今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5.7%。
1、需求: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降幅繼續擴大,單5月降幅有所收窄2、供應:1-5月房地産開發投資額、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降幅繼續擴大,5月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幅仍超40%3、資金來源:1-5月房企到位資金同比下降超25%,定金及預收款降幅最大
受疫情拖累、市場預期較弱等因素影響,今年前4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面積同比降幅均超20%,房地産開發投資數據近一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16日國家統計局披露的一組數據可窺探一二。
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9.5%,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5.4%。
在房地産方面,提出“重點地區和受困人群的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産開發貸款平穩有序投放”等利好政策。
4月18日,央行、外匯局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從支援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迴圈、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
作為房地産市場冷暖的“風向標”,今年1-2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維持了正向增長,但是增速為3.7%,仍然處於偏冷區間。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金融風險報告2021》指出,2021年中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宏觀杠桿率穩中有降,但資産負債表衰退風險值得重點關注。
1月17日,據中指研究院分析稱,2021年,全國房地産市場規模達歷史最高水準,商品房銷售面積接近18億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達18.2萬億元。
1月12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報告稱,預計2022年的土地市場整體熱度會延續2021年末低位運作的趨勢。在“因城施策”政策指引下,部分城市會適度放鬆部分調控,但整體房地産政策面偏緊仍是大勢所趨,2022年開發商拿地態度將會更加謹慎。
央行官網31日發佈《2021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16.8%的居民預期“上漲”,56.7%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5.2%的居民預期“下降”,11.3%的居民“看不準”。
2021年第四季度,央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了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下季房價,16.8%的居民預期“上漲”,56.7%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5.2%的居民預期“下降”,11.3%的居民“看不準”。
央行舉辦2022年視頻工作會議,其中提到“穩妥實施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央行舉辦2022年視頻工作會議,其中提到“穩妥實施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12月2日,距離全年結束還有一個月,中指研究院率先發佈了《中國房地産市場2021總結 & 2022展望》報告。從目前來看,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顯效,下半年市場情緒明顯回落,購房者置業情緒偏弱,房企投資意願和動力亦顯不足。受此影響,50個代表企業平均業績完成率僅為83%,以往可以達到90%。
中指研究院2日發佈《中國房地産市場2021總結 & 2022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1-11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2.46%,漲幅較去年同期收窄0.73個百分點;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上漲3.36%。下半年,市場快速轉變,百城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持續收窄,其中二手住宅收窄幅度更大。
由北京中指資訊技術研究院主辦,中國房地産指數系統、中國物業服務指數系統承辦的“2021中國房地産大數據年會暨2022中國房地産市場趨勢報告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研究主持單位現場發佈了《中國房地産市場2021總結 & 2022展望》。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