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促進低收入群眾增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近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力有序推進。未來我們要把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有序銜接起來,不斷激發新型城鎮化的消費潛力,拓展投資空間,深入推進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使之成為提振內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6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表示,近期,國家發改委就加強居民增收工作作了研究部署,要求地方發展改革部門加大穩就業工作力度,發揮好最低工資、工資集體協商、工資指導線等機製作用,強化重點群體支援幫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積極探索促進居民增收有效路徑。
在16日上午舉行的國家發改委例行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下一步將依託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部際聯席會議等平臺,形成政策合力、工作合力,持續推動年度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6月16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6月份新聞發佈會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近期不少地方陸續出臺了相關措施,請問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這方面有哪些舉措?
國家發改委近期研究部署加強居民增收工作,要求地方發改部門加大穩就業工作力度,發揮好最低工資公司集體協商以及工資指導線等機製作用,強化重點群體支援幫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積極探索促進居民增收的有效路徑。
北京6月13日,中國央行1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據初步統計,2023年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月多331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1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2萬億元,同比少增6173億元。
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5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口高品質發展既是發展的目標,也是發展的動力,必須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安排,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品質發展。為此,本期“專題研究”特邀請幾位學者就人口高品質發展的理論意義及實踐要求撰文,以饗讀者。
“五一”小長假即將開啟,各地促消費活動也進入了倒計時。從文旅局長們的“花式出圈”,到“燒烤專列”的整裝待發,再到酒店民宿的一房難求,人們積攢已久的消費需求正蓄勢待發。
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
近期,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2》公佈了2021年31省份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態勢,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
受國內經濟、疫情衝擊以及國際形勢等多重風險同時交集的影響,穩經濟、穩房地産成為今年的主要內容。
3月16日,據新華社消息,近日,新華社記者就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問題採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表示,房地産稅改革試點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進行,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2021年,滿足消費者購房、居住體驗的居住服務業就業形勢如何?一線居住服務者職業現狀怎樣?近日,中國勞動學會與貝殼研究院共同發佈《居住服務就業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從就業規模、創新模式、就業效應、居住服務者職業現狀與挑戰以及應對建議四個方面進行回應。
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問:居民增收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2021年,居民收入增長有何特點?不同群體間的收入差距有沒有改善?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應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2021年,我國高校應屆生創歷史新高,全國整體就業形勢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那麼滿足消費者購房、居住體驗的居住服務業就業形勢如何?
房地産經過二十多年的粗放式發展,不論是1.0時代的囤地囤貨模式,還是2.0時代的高週轉、高杠桿模式,都已經難以為繼。土地紅利、人口紅利、金融紅利等能帶來行業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減弱。企業自身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這些自內而外、破繭化蝶的“慢變數”的集聚,正在成為引領房地産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11月30日,財政部印發《支援浙江省探索創新打造財政推動共同富裕省域範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進一步完善省以下轉移支付制度。推進浙江省明晰各類轉移支付功能定位,優化轉移支付體系和結構,更好發揮一般性轉移支付均衡區域間基本財力配置,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落實,專項轉移支付引導下級幹事創業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支援浙江省率先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需要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而房地産稅作為一種有效的具備長效機制屬性的市場調節手段,具有防抑炒房、減少空置房,調節收入分配與財産配置,遏制收入兩級分化的作用。
我國開展房地産稅改革試點的背景是什麼?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人士表示,出臺房地産稅的出發點是能夠改善貧富差距,但從財政稅收角度看,根本邏輯在於完善地方稅體系和組織財政收入,可以實現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共贏。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