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各地推動城市智慧升級 提升城市管理和治理水準
進入2023年,相比復蘇承壓的地産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整體表現較為穩健。
樓市尚處調整階段,政策信號明顯已有城市優化調控。7月房企的間接和直接融資仍有壓力,銷售回款也較為疲弱,一定程度上困擾開發商加大投資力度。相較而言,保交樓取得持續進展。7月地産銷售繼續築底,部分房企流動性風險暴露,供需兩端的政策優化有望緩解行業的階段性壓力。核心一二線城市調控有望進一步放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為行業帶來新機遇,重點佈局高能級城市的房企有望受益。
2023年,經濟提振、消費復蘇、利好政策等系列舉措密集,給家居行業帶來全新機遇。
8月8日,金地集團副總裁、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董事長郝一斌在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上發表了以“代建模式的基本盤與新機遇”為主題的主旨演講。
能不能只做住宅這一塊?如果只做住宅,恐怕你的能力是不綜合的,你的業務穩定性和收入穩定性也是堪憂的。你要做一個專業的管理輸出,需要有更強、更綜合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去發展代建事業。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文旅市場呈現了復蘇態勢。如何進一步認識疫情以來催生的新業態、新消費模式?怎樣推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現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城市如何立足特色資源打造“新名片”,實現區域發展的轉型提質升級?
一片老廠房,就是一座城市奮鬥記憶的博物館。天津,一座血脈裏流淌著工業蓬勃發展因子的城市,老廠房作為其工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見證著城市變化,但隨著時代發展,它們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一表述飽含了黨和國家對農村工作的價值追尋與目標界定。科學把握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科學內涵,需要從生活、生産、社會及生態四個方面系統把握,使得鄉村逐步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農民獲得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鄉村保持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和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城市和鄉村實現各美其美、協調發展。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今天(10日)發佈,隨著推動經濟回暖向好的政策措施持續發力生效,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止跌回升。6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9.1,比上月上升0.2點,結束連續3個月下降態勢,且高於2022年同期水準。
證監會債券部主任周小舟7月6日在“民生、消費、産業REITs發展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REITs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在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無人駕駛、無人機配送、無感支付門店……今年以來,數智化消費場景創新為製造業復蘇賦予了新機遇與新圖景,深深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行為與方式。
“毫無疑問,中國是一個巨大且非常重要的市場”“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對整個世界的貿易和經濟格局至關重要,而且對全球經濟的加快復蘇至關重要”“中國經濟將實現更高水準的創新引領的增長”……在天津舉行的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與會嘉賓縱論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共同探尋經濟復蘇之道,積極肯定中國經濟復蘇發展的世界意義。
6月25日,當西北內陸的“黃河之濱”蘭州,邂逅東南沿海的“錢塘江畔”杭州,兩座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25日攜手將包括旅遊休閒、特色美食、文化展演、潮流體驗等多方面的蘭州文旅“家珍”新體驗,呈現于杭州西湖畔,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嘗鮮“遊”“食”“樂”“購”。
6月25日,國資央企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在瀋陽舉行。
近日,深圳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大會暨大百匯私募證券大廈揭牌活動隆重舉辦。
上海6月15日電 (謝夢圓)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也是上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物質基礎。15日下午,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出臺,提出實施6大行動、22項重點任務,著力推動製造業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全力打造高端製造業增長極。
奮進新時代 邁步新征程 啟航新監管 ——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的開幕辭及主題演講。
近日,克而瑞發佈了2023年1-5月中國房地産企業銷售榜單以及新增貨值榜單。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積極借鑒國際規則和經驗,圍繞數據跨境流動、市場準入、反壟斷、數字人民幣、數據隱私保護等重大問題探索建立治理規則。近年來,數字人民幣試點紮實推進,有力促進社會消費回暖與潛力釋放。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