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今天,我們的安居夢成真了!”告別夏天漏雨、冬天漏風的簡易樓,搬進安全便利、環境優美的新樓房,望壇居民竇淑敏難掩激動之情。4月17日上午,北京核心區體量最大的棚改項目——望壇棚改安置房順利完成竣工交付,首批2268戶回遷居民辦理入住手續,將陸續入住安全舒適的新家——望壇新苑小區。
修整破損臺階、更換門窗、刷上朱紅色墻漆……近日,海澱區北無宿舍小區門口顯眼位置的一排老舊平房經過微改造,以嶄新的面貌跟居民見面了。
“歲數大了腿腳不便,過去想出門,又怕出門。現在好了,樓下就有個漂亮的小花園。”海澱區花園路牡丹園北裏1號樓南側公共空間煥新,讓老住戶們感慨“真是想到了我們的心坎裏”。
2020年,副中心敲定架空線入地計劃,23.9公里道路兩側的電力架空線和64公里道路兩側的通信架空線,將由空轉机入地下。記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副中心架空線入地有新意:不僅施工時間靈活機動聽取民意,電箱外貌也根據周圍景觀環境進行了個性化設計。
據悉,2020年上半年,江北新區直管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已累計完成新開工面積約52萬,竣工交付約61萬。瞄準品質做文章,江北新區以貼心的設計理念以及嚴格的建築標準贏得了居民的認可,也為小康生活築牢了基石,讓安置房住出幸福感。
昨天上午,石景山區廣寧村棚戶區改造正式啟動房屋徵收預簽約,此次預簽徵收補償協議為期共30天。廣寧村棚改項目緊鄰北京冬奧會冰雪項目主場館和冬奧組委駐地,是服務保障冬奧籌辦的重點工程,也是惠及1600余戶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
昨天上午,石景山區廣寧村棚戶區改造正式啟動房屋徵收預簽約,此次預簽徵收補償協議為期共30天。廣寧村棚改項目緊鄰北京冬奧會冰雪項目主場館和冬奧組委駐地,是服務保障冬奧籌辦的重點工程,也是惠及1600余戶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
昨天上午,石景山區廣寧村棚戶區改造正式啟動房屋徵收預簽約,此次預簽徵收補償協議為期共30天。廣寧村棚改項目緊鄰北京冬奧會冰雪項目主場館和冬奧組委駐地,是服務保障冬奧籌辦的重點工程,也是惠及1600余戶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
從年久失修的小平房,到蘇式筒子樓,到高層塔樓,再到裝配式板樓,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住宅建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人不僅每人平均居住面積越來越大,居住品質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讓更多的人實現了安居夢。
從年久失修的小平房,到蘇式筒子樓,到高層塔樓,再到裝配式板樓,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住宅建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人不僅每人平均居住面積越來越大,居住品質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讓更多的人實現了安居夢。
“以前老想搬走,卻又捨不得老鄰居,現在不用糾結了。”眼瞅著小區改造後面貌一新,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街道園田小區居民王平安説,“住得美了,心氣兒順了。”
“以前老想搬走,卻又捨不得老鄰居,現在不用糾結了。”眼瞅著小區改造後面貌一新,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街道園田小區居民王平安説,“住得美了,心氣兒順了。”
“以前住的環境差、破風漏雨,五間小平房,現在這新房看著就帶勁。”在造甲鄉六方村土地增減挂項目區,一排排二層小別墅雛形已從圖紙躍上新村安置點,100多戶造型新穎的安置房,每家每戶還附贈一個近百平方米的大院子,在當地群眾的監督下,將於今年10月底交付使用。70多歲的六方村村民崔新中原來的宅子就在這片別墅建設的位置,去年6月份搬遷後,和小兒子一起,安置在了這邊。
告別聯想的時刻,心中萬千感慨。
家住海澱區林大北路9號院4號住宅樓三單元、四單元的36戶業主已全部簽字,向該小區所屬的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老樓裝電梯。
2019年是天津啟動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基本完成市區147.33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任務,實現棚改“三年清零”的目標任務,有6.24萬戶棚戶區居民圓夢新居。
2019年是天津啟動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基本完成市區147.33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任務,實現棚改“三年清零”的目標任務,有6.24萬戶棚戶區居民圓夢新居。
家住海澱區林大北路9號院4號住宅樓三單元、四單元的36戶業主已全部簽字,向該小區所屬的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老樓裝電梯。
家住海澱區林大北路9號院4號住宅樓三單元、四單元的36戶業主已全部簽字,向該小區所屬的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老樓裝電梯。
家住海澱區林大北路9號院4號住宅樓三單元、四單元的36戶業主已全部簽字,向該小區所屬的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老樓裝電梯。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