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1年是房地産行業的轉折之年。屢經調控之後,房地産告別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桿、高負債、高增長”的“三高”模式,回歸理性的發展航道。在行業面臨調整和陣痛之時,個別房企接連“爆雷”,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雖然2022年樓市政策暖風徐徐襲來,但市場還在回溫的路上。
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産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重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現實已經很難,但面對客觀困境,房企紛紛表示不“躺平”,並努力尋求解決之道。面對逆境,房企心中都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國家統計局2月21日發佈了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勢減弱,同比漲幅總體回落。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22年,房地産投資有望平穩健康發展。
國家統計局2月21日發佈了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勢減弱,同比漲幅總體回落。
國新辦舉行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會上指出,隨著房地産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我國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作。
隨著房地産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我國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作。
17日,國新辦舉行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會上指出,隨著房地産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我國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作。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1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顯示,自2021年2月達到小高峰後,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連續10個月收窄。
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我國過去一年,城鎮新增就業增加和調查失業率穩定,調查失業率低於預期目標。
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問:居民增收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2021年,居民收入增長有何特點?不同群體間的收入差距有沒有改善?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應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了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他表示,初步核實,全年國內生産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21年我國房地産市場還是總體穩定的,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積極穩妥實施房地産長效機制,不把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積極防範潛在風險。房地産市場總體是穩定的。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居民正常住房消費的願望轉化為現實,再加上金融等政策的支援,城市住房需求特別是改善性住房需求,還是有望持續釋放的。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房地産市場供給在逐步優化。隨著房地産調控政策的穩步推進,房地産開發企業發展更加穩健,房地産行業正在向著集約、高效、長期、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和轉變。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2021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披露了10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的一份文件,內容為財政部部長劉昆對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工作決定(草案)的説明。短期的行業困境不會影響房地産稅的推出,其出臺與執行是必要的。
連續下跌!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70城房價數據顯示,11月新房和二房漲價城市均降至個位數,各線城市價格整體延續回落格局。進入12月後,涉樓市重磅消息不斷,2021年收官月房價咋走?來看看專家怎麼説。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