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國際房地産服務及諮詢公司戴德梁行21日發佈北京大宗交易市場情況顯示,2022年上半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共錄得12筆成交,總成交金額為99億元,其中寫字樓仍是市場成交主力。
2022年以來,各地樓市“因城施策”持續發力。剛剛過去的5月,放鬆性頻次和力度再度加碼,出臺政策達140余次,尤其是放鬆限購的二線城市逐漸增多。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出臺的樓市鬆綁政策已經涉及180多個省市地方,三四線城市佔到七成以上。進入6月,政策繼續密集出臺,截至6月15日,已有55城發佈房地産調控政策80余條。
日前,閃電新聞記者在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5月23日濟南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適度調整。
5月11日,澎湃新聞從江蘇省南京市房産交易中心了解到,從5月10日起,南京調整新房限售政策。對於預售商品房,限售時間從原來的辦理産權證滿3年,調整為合同備案日期滿3年。對於現售商品房以及存量房(二手房)仍按産權證登記受理時間為準。
5月11日,福建省三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于5月9日發佈關於調整《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的通知》,宣佈暫停執行商品住房“滿三年”方可交易的相關規定。這也意味著,福建三明市放開了此前的限售政策。
投資可以拉動有效需求,還能增加供給,拉動就業,穩定合理預期。基礎設施投資歷來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選擇。增加基礎設施公募REITs供給,激活存量,創設增量,是穩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改革創新之舉。
12月6日,針對網上流傳的“整個12月,在東莞購買所有樓盤住宅,不管是東莞首套,還是東莞二套,都無需社保,可以正常網簽備案,只是後期需要繳納社保,因為辦房産證需要用到”的消息,廣東省東莞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表示,“已經反覆確認過,是假消息。”
面對産業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加速聚集,如何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如何謀劃城市發展新格局,如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擺在新一線城市面前的必答題。
2021 年 7 月 21 日晚,中南建設(SZ.000961)發佈公告稱,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南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南城投”)通知,稱其已通過公開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 2,993,003 股,佔公 司 2021 年 1 月 12 日總股份的 0.08%,用實際行動兌現增持承諾。
6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一如既往地支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工作。支援上海強化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打造促進雙迴圈的綠色金融樞紐,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助力上海成為新發展格局下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重要樞紐和橋梁。
廣東樓市調控停不下來!
廣東樓市調控停不下來!
廣東樓市調控停不下來!
廣東樓市調控停不下來!
廣東樓市調控停不下來!
"2021年伊始,北京商業地産市場持續平穩運作,各個行業的租賃需求均逐步回升,為整體市場的復蘇進程傳遞出積極的信號。” 仲量聯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表示。
4月7日,發改委發佈關於支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發改體改〔2021〕479號)。
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産市場過熱苗頭,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有關部委進行調研督導、出臺相關政策,行政、金融、土地等手段多管齊下遏制樓市過快上漲勢頭,傳遞出“房住不炒”底線不容突破的鮮明態度。
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産市場過熱苗頭,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有關部委進行調研督導、出臺相關政策,行政、金融、土地等手段多管齊下遏制樓市過快上漲勢頭,傳遞出“房住不炒”底線不容突破的鮮明態度。
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産市場過熱苗頭,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有關部委進行調研督導、出臺相關政策,行政、金融、土地等手段多管齊下遏制樓市過快上漲勢頭,傳遞出“房住不炒”底線不容突破的鮮明態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