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月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日公佈《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簡稱《專項規劃》),並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根據該規劃,該市分步推進,至2035年累計進行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多措並舉,盤活低效存量土地再利用。
啟動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
近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來自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務局的主要負責人,現場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介紹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安排。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更新對於功能的複合型和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工業片區作為見證工業歷史、傳遞工業文化、展現産業變遷的特色城市空間資源,是城市更新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近些年,天津對老工業片區進行改造再利用,充分挖掘其價值。越來越多的舊廠房變身“新地標”,“工業銹帶”變身為“生活秀帶”“産業秀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日前,佛山石灣召開用地提質增效行動工作指揮部第一次工作會,對相關工作進行再落實再部署。據悉,今年以來,作為中心城區的石灣鎮街道,積極整合盤活低效老舊廠房用地及閒置土地,促使其發揮最大的效能,全年累計收儲土地約822畝,出讓約143畝,為産業升級、項目入駐等奠定堅實基礎。
民生優先、問題導向、多元參與、共建共用……本市城市更新實行“留改拆”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11月25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條例將從2023年3月1日起實施。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建築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發佈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22)。
新一輪的城市有機更新,不止于提升空間環境,還要跑通盈利閉環。
截至目前,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實施的項目已達40個。
無論是老舊廠房“騰籠換鳥”、傳統商圈的改造升級,還是核心區平房院落保護性修繕、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改造,在城市減量發展的背景下,北京城市更新面臨多個堵點需要破解。城市更新內涵豐富、要求高、難度大、涉及面廣,這樣一項系統工程要打破各個關節的瓶頸,首要是建立適合當前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規。
在減量發展下,北京這輪城市更新既有大開大闔的城市空間佈局調整,又有繡花功夫的功能優化和精細治理。
7月12日,在北京城市更新專項小組指導下,由北京城市更新聯盟發起並籌辦的首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行。在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表示:“將城市更新作為全市重點工作,堅持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為統領,以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為方向,努力探索適合首都特點的城市更新之路。”
5月27日,福州2022年第二輪集中供地,共掛牌19宗,福建省榕聖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城建)以總價16.17億元摘得2022-22與2022-34兩宗地塊,均為底價成交。
5月27日,福州2022年第二輪集中供地,共掛牌19宗,總起始價136.04億元;共成交16宗地塊,總成交價101.37億元。
5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佈印發《北京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規劃)》的通知,該規劃是全國首個超大城市在減量發展背景下制定的城市更新規劃,規劃範圍為北京市行政區域,以首都功能核心區、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及地區、生態涵養區新城為主;規劃期限為2021 年至 2025 年,遠景展望到 2035 年;其中涉及到鼓勵傳統商圈等存量資源升級改造、推進商圈商場提質增效等多項與商圈、商業相關的改造規劃。
《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徵求意見稿)》(簡稱《條例》)明確了6大類12項更新內容,重點突出民生保障,充分體現首都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堅持“留改拆”並舉,採用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值得關注的是,《條例》破解了城市更新實施的多個堵點,在強化規劃土地保障、加大更新政策支援力度方面頗具創新突破。
本市將圍繞軌道交通、城市路橋、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領域,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參與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全過程。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聯合濱海新區政府召開推介會,公佈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投資建設的政策措施,併發布首批項目清單。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聯合濱海新區政府召開推介會,公佈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投資建設的政策措施,併發布首批項目清單。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