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北京8月11日,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初步統計,2023年前七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億元。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億元。
7月11日,人民銀行發佈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及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
北京6月13日,中國央行1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據初步統計,2023年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月多331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1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2萬億元,同比少增6173億元。
5月23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發佈了房地産月報,其中提到對於房地産的市場信心仍有待觀察。
5月11日,中國央行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729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431億元,同比多增729億元。
據央行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舉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羅延楓主持新聞發佈會。以下為文字實錄。
報告稱,本週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積環比略有下降,同比保持增長,一線城市的銷售復蘇繼續表現出持續性。土地市場同比量價齊跌,環比量升價跌,土地市場溢價率同環比均下降。
央行網站10日公佈2023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量統計數據報告。2023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0.93萬億元,同比增長9.4%;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
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最新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市場主體的有效融資需求能夠及時滿足。
2021年以來,銀行房地産行業不良貸款率快速爬升、信用債逾約本金顯著增長,房企融資難度在加大。伴隨房企融資環境的顯著惡化,多項融資利好政策出臺,其中針對部分房企的相關增信措施明顯加強。
央行公佈2022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稱,7月社融規模增量為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億元。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6月房地産行業月報》。報告指出,繼5月寬鬆政策井噴出臺,6月政策鬆綁的力度和頻次都有所減緩,政策放鬆仍以限購、限售為主,對限貸的放鬆未進一步推進,且出臺“三限”政策放鬆的城市數量減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轉而通過降低落戶門檻,推動房票安置的方式間接的促進需求入市。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6月房地産行業月報》。報告指出,繼5月寬鬆政策井噴出臺,6月政策鬆綁的力度和頻次都有所減緩,政策放鬆仍以限購、限售為主,對限貸的放鬆未進一步推進,且出臺“三限”政策放鬆的城市數量減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轉而通過降低落戶門檻,推動房票安置的方式間接的促進需求入市。
銷售轉暖、融資改善、拿地意願回升……多家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6月以來,房地産市場趨穩轉暖跡象繼續增多。
今年以來,已有70家房地産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475億元。
房企融資在持續回暖。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民經濟運作呈現恢復勢頭,房地産行業數據出現邊際改善。而據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70家房地産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475億元,對應實現凈融資454億元,銀行間債市支援房地産企業接續融資力度不減。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基數效應等因素,簡單根據同比數據判斷房地産市場形勢會存在誤區,應根據環比等多類數據綜合判斷。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見效,下半年房地産市場將得到進一步修復。
房企融資在持續回暖。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民經濟運作呈現恢復勢頭,房地産行業數據出現邊際改善。
截至17日的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已有70家房地産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475億元,對應實現凈融資454億元,銀行間債市支援房地産企業接續融資力度不減。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6月以來,就有重慶、襄陽、湛江等地出臺涉及降低購房首付比例的政策,多數城市是對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進行下調。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政策落地效果逐步顯現,樓市活躍度提升,房企的開工和投資意願或逐漸好轉,將推動供給端逐漸修復。
現金流穩定,房企必然穩定。長期的財務自律、現金流充沛,是房企掌握主動權的核心因素,時刻保持審慎財務管理,是抵抗週期風險的根本。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